飄飄山上云,乃在谷中藏。
風吹萬里去,何當還舊鄉。
阿翁昔居鄉,黑發坐高堂。
手栽堂前樹,日夕望陰涼。
不意偶飄逐,云路浩茫茫。
阿翁今來歸,樹已如人長。
閭里相慶賀,出入有輝光。
東畎種菽粟,西畎種稻粱。
南畎種菅麻,北畎種柔桑。
收稻持作飯,采桑持作裳。
上以輸井稅,下以奉蒸嘗。
阿翁有兩兒,兩兒復有郎。
蟄蟄宅中居,婉婉有義方。
阿翁升堂坐,子孫列兩傍。
阿翁出門去,板輿相扶將。
日入始言歸,侍婢獻羹湯。
人生貴慶樂,此樂殊未央。
傳與翁后人,守之慎勿忘。
會慶堂。明代。唐之淳。 飄飄山上云,乃在谷中藏。風吹萬里去,何當還舊鄉。阿翁昔居鄉,黑發坐高堂。手栽堂前樹,日夕望陰涼。不意偶飄逐,云路浩茫茫。阿翁今來歸,樹已如人長。閭里相慶賀,出入有輝光。東畎種菽粟,西畎種稻粱。南畎種菅麻,北畎種柔桑。收稻持作飯,采桑持作裳。上以輸井稅,下以奉蒸嘗。阿翁有兩兒,兩兒復有郎。蟄蟄宅中居,婉婉有義方。阿翁升堂坐,子孫列兩傍。阿翁出門去,板輿相扶將。日入始言歸,侍婢獻羹湯。人生貴慶樂,此樂殊未央。傳與翁后人,守之慎勿忘。
(1350—1401)明浙江山陰人,名愚士,以字行。唐肅子。建文二年,以方孝孺薦,為翰林侍讀,與孝孺俱領修書事。旋卒。有《唐愚士詩》。 ...
唐之淳。 (1350—1401)明浙江山陰人,名愚士,以字行。唐肅子。建文二年,以方孝孺薦,為翰林侍讀,與孝孺俱領修書事。旋卒。有《唐愚士詩》。
今年今日汝七帙,明日明正又一年。海屋春偷寒意入,驪珠月向晦時懸。
碧桃送實符同至,蒼柏將圖酒并傳。手理蠹魚千萬卷,可能三度蝕神仙。
錢叔寶七十歲宴為文沽所役忽忽不暇存故人除夕把盞始悟叔寶七十誕辰遂成一律燒燭書之亦不暇辨為何語也。明代。王世貞。 今年今日汝七帙,明日明正又一年。海屋春偷寒意入,驪珠月向晦時懸。碧桃送實符同至,蒼柏將圖酒并傳。手理蠹魚千萬卷,可能三度蝕神仙。
和陶詩二首 其一。明代。桂彥良。 蛟龍作云雨,蜉蝣出以陰。小大各有適,胡然愁予襟。架插千卷書,壁掛無弦琴。希賢復希圣,視古猶視今。所貴生世間,動止為人欽。有琴莫厭彈,有酒莫厭斟。窮居見高節,寡和乃希音。誰能言囁嚅,強顏隨冠簪。子云媚新室,立言徒艱深。
題張子正運使所藏楊德懋山居老閑圖仍次元韻四首 其四。南北朝。王寂。 張侯詩敏落黃閒,楊丈規摹逼老關。二妙通靈恐仙去,夜窗風雨要防閑。
山居詩二十四首 其四。唐代。貫休。 萬境忘機是道華,碧芙蓉里日空斜。幽深有徑通仙窟,寂寞無人落異花。掣電浮云真好喻,如龍似鳳不須誇。君看江上英雄冢,只有松根與柏槎。
玉樓春。。李子酉。 紗窗春睡朦朧著。相見尚懷相別惡。夢隨城上角聲殘,淚逐樓前花片落。東風不解吹愁卻。明月幾番乖后約。當時惟恐不多情,今日情多無處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