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腐神奇,相化若宜。天下一氣,古今一時。圣人貴一,至人無為。
六合為巨,其內未離。秋毫為小,成體因之。何小何巨,道將女隨。
被衣言道,齧缺墮肢。媒媒晦晦,不可謀思。身之初有,其蛻孰委。
行亦胡往,處亦胡持。生胎生卵,八九竅差。其來無跡,其往無涯。
無門無房,上下高卑。終則復始,天物交資。須臾之說,奚足儒兒。
白駒之過,忽然而馳。勃然出此,油然入斯。不形之形,人所同私。
道無不在,在惡可期。不際之際,物所共疑。老龍冥冥,泰清孜孜。
光耀視窅,捶鉤莫移。無人無物,誰怒誰嘻。未有天地,其初可窺。
古人同化,今人內疲。為物逆旅,終為物欺。儒墨蚩蚩,是非相嗤。
知乃不知,不知乃知。無問無應,曰希曰夷。夫惟希夷,曰天古師。
讀南華外篇述以四言十五章 其十五 知北游。明代。郭之奇。 臭腐神奇,相化若宜。天下一氣,古今一時。圣人貴一,至人無為。六合為巨,其內未離。秋毫為小,成體因之。何小何巨,道將女隨。被衣言道,齧缺墮肢。媒媒晦晦,不可謀思。身之初有,其蛻孰委。行亦胡往,處亦胡持。生胎生卵,八九竅差。其來無跡,其往無涯。無門無房,上下高卑。終則復始,天物交資。須臾之說,奚足儒兒。白駒之過,忽然而馳。勃然出此,油然入斯。不形之形,人所同私。道無不在,在惡可期。不際之際,物所共疑。老龍冥冥,泰清孜孜。光耀視窅,捶鉤莫移。無人無物,誰怒誰嘻。未有天地,其初可窺。古人同化,今人內疲。為物逆旅,終為物欺。儒墨蚩蚩,是非相嗤。知乃不知,不知乃知。無問無應,曰希曰夷。夫惟希夷,曰天古師。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號菽子,又號正夫、玉溪。廣東揭陽縣榕城東門(今廣東揭陽市榕城區)人。為南明大臣,歷任南明文淵閣大學士加太子太保(相當宰相)兼吏部尚書、兵部尚書,率軍轉戰閩粵滇黔抗清,于順治十八年(1661年)在廣西桂林為清將韋永福所俘,翌年殉國。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謚忠節。 ...
郭之奇。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號菽子,又號正夫、玉溪。廣東揭陽縣榕城東門(今廣東揭陽市榕城區)人。為南明大臣,歷任南明文淵閣大學士加太子太保(相當宰相)兼吏部尚書、兵部尚書,率軍轉戰閩粵滇黔抗清,于順治十八年(1661年)在廣西桂林為清將韋永福所俘,翌年殉國。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謚忠節。
雙桃寄鞏經略三首。宋代。姜特立。 世間固有無情物,天上寧無有慾仙。想得武陵人去后,精神交感此因緣。
清平樂。。黃侃。 寸眉兩葉。禁受愁千疊。幽意纏綿無處說。但有魂銷心切。更深月過回廊。照見秋花斷腸。儂比秋花命薄,誰憐獨自凄涼。
頌古十七首。宋代。釋師觀。 唇上碧斑賓豹博,舌頭當的帝都丁。頻呼小玉元無事,只要檀郎認得聲。
山林樂四首 其二。宋代。俞德鄰。 山林何所樂,佳興四時同。琴罷庭留月,酒殘松度風。鶴歸蒼漢外,猿叫碧蘿中。卻笑磻溪叟,區區理釣筒。
諸公唱和多記經歷之事因感昔游復用元韻凡三。宋代。蘇頌。 朝鞍早過鳳樓西,雨浥輕塵未有泥。頒宴百壺人共醉,演綸雙筆客同攜。紫微舊刻蘭堂閟,朱字新牌藝院題。更識訓詞深厚意,言成膏澤惠編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