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飲人和,師天天可迓。世人相助消,安能以德借。
風非冬可反,冰非春可假。除日無殘歲,除夕無冬夜。
萬物幾乘除,適我皆新藉。見見與聞聞,不用頻相訝。
使人日暢然,國都舊陵舍。使人忽怒爭,蠻觸新參差。
游心于無窮,一吷何須詫。我思陸沉者,聲銷名亦卸。
未聞莽裂徒,獲睹滋繁稼。可憐欲惡孽,翻作性情杷。
巧利資盜竊,智力引欺詐。五十九年非,方求六十罷。
蘧玉玉如人,衛靈靈孰嚇。合觀丘里言,山澤俱旅亞。
陰陽異殺生,一氣行冬夏。禍福本相環,名實分上下。
有名物之居,無名物之駕。誰能駕物虛,于此冥天化。
讀南華雜篇述以五言十一章 其三 則陽。明代。郭之奇。 圣人飲人和,師天天可迓。世人相助消,安能以德借。風非冬可反,冰非春可假。除日無殘歲,除夕無冬夜。萬物幾乘除,適我皆新藉。見見與聞聞,不用頻相訝。使人日暢然,國都舊陵舍。使人忽怒爭,蠻觸新參差。游心于無窮,一吷何須詫。我思陸沉者,聲銷名亦卸。未聞莽裂徒,獲睹滋繁稼。可憐欲惡孽,翻作性情杷。巧利資盜竊,智力引欺詐。五十九年非,方求六十罷。蘧玉玉如人,衛靈靈孰嚇。合觀丘里言,山澤俱旅亞。陰陽異殺生,一氣行冬夏。禍福本相環,名實分上下。有名物之居,無名物之駕。誰能駕物虛,于此冥天化。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號菽子,又號正夫、玉溪。廣東揭陽縣榕城東門(今廣東揭陽市榕城區)人。為南明大臣,歷任南明文淵閣大學士加太子太保(相當宰相)兼吏部尚書、兵部尚書,率軍轉戰閩粵滇黔抗清,于順治十八年(1661年)在廣西桂林為清將韋永福所俘,翌年殉國。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謚忠節。 ...
郭之奇。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號菽子,又號正夫、玉溪。廣東揭陽縣榕城東門(今廣東揭陽市榕城區)人。為南明大臣,歷任南明文淵閣大學士加太子太保(相當宰相)兼吏部尚書、兵部尚書,率軍轉戰閩粵滇黔抗清,于順治十八年(1661年)在廣西桂林為清將韋永福所俘,翌年殉國。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謚忠節。
云棲竹樹甚茂幽蘭滿山。。玄燁。 山徑紆徐合,溪聲到處聞。竹深陰戛日,木古勢干云。倚檻聽啼鳥,攀崖采異芬。韶華春已半,萬物各欣欣。
寄題朱元晦武夷精舍。宋代。陸游。 山如嵩少三十六,水似邛郲九折途。我老正須閑處著,白云一半肯分無?
題劉教諭兩山書堂。明代。楊榮。 左峰儼飛蓋,右峰如聚轂。兩峰并高寒,對峙氣清淑。羨爾志沖澹,于焉構書屋。中藏萬卷馀,瑯瑯時誦讀。素燈深夜雨,瀟瀟響梧竹。豈無青藜翁,殷勤訪天祿。白云東西飛,蒼翠宛在目。于茲移教鐸,遠度松溪曲。靜對湛盧清,難忘故山麓。寫此寓高情,尚慕紫陽躅。
三巖詩 澹山巖。宋代。盧臧。 誰開仙窟宅,非與眾巖儔。樹響晴翻雨,嵐涼夏變秋。禽靈啼復斷,云怪吐還收。深羨群僧住,嗟予莫少留。
曾聞鄭女詠同車,更愛豐標淡有華。欲傍苔莓橫野渡,似將鉛粉斗朝霞。
品題從此添高價,物色仍煩筑短沙。漫道春來李能白,秋風一種玉無瑕。
嘉靖乙酉八月晦曰予臥疴山堂木槿一株白花千葉移植盆中與表弟顧世安文學姚時望孫則夫把酒賞之為賦近體一首。明代。陸深。 曾聞鄭女詠同車,更愛豐標淡有華。欲傍苔莓橫野渡,似將鉛粉斗朝霞。品題從此添高價,物色仍煩筑短沙。漫道春來李能白,秋風一種玉無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