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如漢景真殘矣,幸承文緒資前美。吳楚深機誰故挑,晁周為國同誅死。
賜幾初銷反側心,爭博翻教逆萌始。家令峭直而刻深,以刻逢君應自抵。
劉氏未安晁氏危,智囊此日愚誰似。當年事急倚何人,堅壁輕騎夷叛壘。
漫持侯約阻非功,豈知鞅鞅還相訾。可憐父子并殊勛,同相同侯同系累。
安劉惟勃將惟夫,劉氏既安周氏毀。父得絮提緣主存,子終歐血因梁委。
君不見傳弟從容繇易言,疏嬰刺盎幾囂煩。本謀何必盡羊孫,田叔燒辭乃坐飧。
景帝。明代。郭之奇。 君如漢景真殘矣,幸承文緒資前美。吳楚深機誰故挑,晁周為國同誅死。賜幾初銷反側心,爭博翻教逆萌始。家令峭直而刻深,以刻逢君應自抵。劉氏未安晁氏危,智囊此日愚誰似。當年事急倚何人,堅壁輕騎夷叛壘。漫持侯約阻非功,豈知鞅鞅還相訾。可憐父子并殊勛,同相同侯同系累。安劉惟勃將惟夫,劉氏既安周氏毀。父得絮提緣主存,子終歐血因梁委。君不見傳弟從容繇易言,疏嬰刺盎幾囂煩。本謀何必盡羊孫,田叔燒辭乃坐飧。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號菽子,又號正夫、玉溪。廣東揭陽縣榕城東門(今廣東揭陽市榕城區)人。為南明大臣,歷任南明文淵閣大學士加太子太保(相當宰相)兼吏部尚書、兵部尚書,率軍轉戰閩粵滇黔抗清,于順治十八年(1661年)在廣西桂林為清將韋永福所俘,翌年殉國。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謚忠節。 ...
郭之奇。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號菽子,又號正夫、玉溪。廣東揭陽縣榕城東門(今廣東揭陽市榕城區)人。為南明大臣,歷任南明文淵閣大學士加太子太保(相當宰相)兼吏部尚書、兵部尚書,率軍轉戰閩粵滇黔抗清,于順治十八年(1661年)在廣西桂林為清將韋永福所俘,翌年殉國。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謚忠節。
過清遠峽。宋代。王稱。 兩山夾飛流,曲折始東走。排空殷崩雷,出峽去愈驟。商人數畏津,漁子駭奔溜。回瀾乍窺淵,迸瀨亂泄竇。上當群石爭,下及眾川漱。勢齊龍門險,雄長碣石右。惜哉神禹功,奠畫遠莫究。遂令五嶺南,別與萬靈斗。我行一停舟,適值風雨候。崩騰心為徨,滉瀁目已瞀。篙師戒前征,薄暮不敢逗。開蓬訝驚湍,宛若群鷺簉。乃知造化神,茲寔亙宇宙。三復忠信言,呼酒聊獨侑。
偈四首 其四。宋代。釋曇賁。 濃將紅粉傅了面,滿把真珠蓋卻頭。不識佳人真面目,空教人唱小涼州。
六絕句呈趙帥兼簡鄭機宜。宋代。陳造。 長日登臨憶侍郎,芳時譚笑客凝香。須公多辦瓊花露,容我時開古錦囊。
東陂菡萏盛開即事。明代。胡應麟。 紫騮何處系垂楊,菡萏初分太液長。十萬紅妝齊衒色,三千彩袖各飛香。游童戴葉翻歌扇,稚女穿花出畫航。最是夜來添悵絕,湖南一路下新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