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昔有黃才伯,文章聲名重五岳。宮詹夙侍至尊前,也冠諸生領解額。
懿鑠先秦兩漢詞,大歷開元供揮霍。爾時黎梁諸君子,鉛槧執鞭欣所托。
道在山川氣正王,岐海精靈應有作。卓哉此日李伯襄,五彩乍飛并眩愕。
握腕十年風雨中,雌雄與君斗卓犖。余也蚤飛飛未前,君今一飛絕寥廓。
淩峰濛霧穿青云,炫藻流暉儀鳳閣。彩筆寧終第二人,奏賦定知冠上國。
經生壯志羨雕蟲,亙古雄文憐寂寞。誰知吾黨舊登壇,肯與中原論一擲。
雖然三載制科耳,底事千秋未蕭索。今日后生不可量,才伯似君君勝伯。
臨河撾鼓送君行,萬丈虹光赴帝闕。
贈李伯襄北上。明代。何吾騶。 香山昔有黃才伯,文章聲名重五岳。宮詹夙侍至尊前,也冠諸生領解額。懿鑠先秦兩漢詞,大歷開元供揮霍。爾時黎梁諸君子,鉛槧執鞭欣所托。道在山川氣正王,岐海精靈應有作。卓哉此日李伯襄,五彩乍飛并眩愕。握腕十年風雨中,雌雄與君斗卓犖。余也蚤飛飛未前,君今一飛絕寥廓。淩峰濛霧穿青云,炫藻流暉儀鳳閣。彩筆寧終第二人,奏賦定知冠上國。經生壯志羨雕蟲,亙古雄文憐寂寞。誰知吾黨舊登壇,肯與中原論一擲。雖然三載制科耳,底事千秋未蕭索。今日后生不可量,才伯似君君勝伯。臨河撾鼓送君行,萬丈虹光赴帝闕。
明廣東香山人,字龍友,號家岡。萬歷四十七年進士。官少詹事。崇禎六年擢禮部尚書,旋入閣,與首輔溫體仁不協,罷去。南明隆武帝召為內閣首輔。閩疆既失,赴廣州,永歷帝以原官召之,引疾辭去。有《寶綸閣集》。 ...
何吾騶。 明廣東香山人,字龍友,號家岡。萬歷四十七年進士。官少詹事。崇禎六年擢禮部尚書,旋入閣,與首輔溫體仁不協,罷去。南明隆武帝召為內閣首輔。閩疆既失,赴廣州,永歷帝以原官召之,引疾辭去。有《寶綸閣集》。
五月八日敝宅修會得春字。明代。湛若水。 盛夏郁郁苦炎氛,諸公一來滿座春。翠筱炊煙浮雜俎,腐儒粗糲薦香蘋。酒行未幾起者半,會合況豈由乎人。欲托長歌歌不足,金蘭為我盡殷勤。
魚皮。清代。毛士釗。 斑文浮點點,一片認魚皮。冒鼓聲鞺鞳,藏弓服陸離。蒸成鱗已脫,剔去骨無遺。至味都包裹,真堪佐酒卮。
星巖二十景 其七 星亭擁翠。。梁景先。 天開圖畫好溪山,星聚亭依水石間。錦繡叢中堆翡翠,白云深處聽潺湲。
一枝山房見新月。清代。謝道承。 墻角光仍隱,檐牙淡欲流。葛衣涼似水,板屋靜于秋。山鬼吊燈暝,林鴉繞樹幽。關河同一照,惆悵此淹留。
六七月之交山中涼甚。宋代。陸游。 城市方炎熱,村墟乃爾涼。拂窗桐葉下,繞舍稻花香。獨鶴警秋露,雙螢明屋梁。臥聞機婦織,感嘆夜初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