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堂拜慈母,容色穆以和。
兩孫慰目前,炯炯瓊玉柯。
呼名使之拜,拜罷仍撫摩。
問我之金華,與子相見么?再拜覆母言,道取嚴陵過。
平安致母辭,所處居有那。
行行及二旬,始達江之沱。
殷勤上槐省,聞子行已他。
櫧概早晚來,又恐說者訛。
同袍重交游,為子笑且歌。
香搴紫薇花,酒泛金叵羅。
好懷盡傾倒,不覺衰顏酡。
西軒盡瀟灑,地僻情不頗。
風生綠槐枝,月轉烏龍坡。
銀燈漏疏,照見庭前莎。
高踞嚴武床,微作杜甫哦。
諸公憐髦荒,不復加譴訶。
雖然出歡愛,狂簡同一科。
睡覺雙目明,殘星在銀河。
慨然會真意,披衣舞婆娑。
明發不可留,王事毋蹉跎。
題詩勖佳友,美玉思琢磨。
閑情渺無窮,扁舟溯晴波。
至嚴州遺文員外煥代致其母平安意也。明代。魏觀。 升堂拜慈母,容色穆以和。兩孫慰目前,炯炯瓊玉柯。呼名使之拜,拜罷仍撫摩。問我之金華,與子相見么?再拜覆母言,道取嚴陵過。平安致母辭,所處居有那。行行及二旬,始達江之沱。殷勤上槐省,聞子行已他。櫧概早晚來,又恐說者訛。同袍重交游,為子笑且歌。香搴紫薇花,酒泛金叵羅。好懷盡傾倒,不覺衰顏酡。西軒盡瀟灑,地僻情不頗。風生綠槐枝,月轉烏龍坡。銀燈漏疏,照見庭前莎。高踞嚴武床,微作杜甫哦。諸公憐髦荒,不復加譴訶。雖然出歡愛,狂簡同一科。睡覺雙目明,殘星在銀河。慨然會真意,披衣舞婆娑。明發不可留,王事毋蹉跎。題詩勖佳友,美玉思琢磨。閑情渺無窮,扁舟溯晴波。
(?—1374)元明間湖廣蒲圻人,字杞山。元末隱居蒲山。朱元璋下武昌,聘授平江學正,累遷兩淮都轉運使,入為起居注,受命侍太子讀書,授諸王經。遷國子祭酒。以老乞歸。五年,以薦出知蘇州府,盡改前守苛政。旋以改張士誠廢宮(即元府治舊址)為府治,觸太祖怒,與名士高啟同時被殺。有《蒲山牧唱》、《蒲山集》。 ...
魏觀。 (?—1374)元明間湖廣蒲圻人,字杞山。元末隱居蒲山。朱元璋下武昌,聘授平江學正,累遷兩淮都轉運使,入為起居注,受命侍太子讀書,授諸王經。遷國子祭酒。以老乞歸。五年,以薦出知蘇州府,盡改前守苛政。旋以改張士誠廢宮(即元府治舊址)為府治,觸太祖怒,與名士高啟同時被殺。有《蒲山牧唱》、《蒲山集》。
戀繡衾。清代。楊玉銜。 今朝無酒算遣愁。酒多時、防化淚流。感身世、浮沈事,問前程、波沒白鷗。幽棲莫笑蝸廬小,似蒼茫、煙海系舟。待認定、蓬萊路,借仙人、黃鶴漫游。
次鎮江守曾宏甫見寄韻。宋代。曾幾。 一別高明去,頻為瘴癘侵。連滄公境界,橫碧我山林。夜雨思同夢,秋風辱寄音。他年如衣錦,畢世莫分襟。
一春苦旱因成一章。。陳振家。 似鐵田泥難務耕,枯焦雜草剩蔫莖。雨星偶灑兩三點,雷鼓偏搥幾百聲。人定勝天雖見說,龍停司澤豈能成。彼蒼莫也胸襟窄,計較凡夫懵懂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