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淡雙眉縈遠岫。草草涼襟還小袖。曲廊深處為儂來,隨夜漏。
烏棲后。枕臂啼痕紅欲透。
撫抱纖腰春更瘦。凝怨橫波嬌不溜。如思如懊轉宜人,看巾繡。
嗔相扣。痛惜肯教衾浪皺。
天仙子 其一 和湘真春夜韻。清代。王士祿。 淡淡雙眉縈遠岫。草草涼襟還小袖。曲廊深處為儂來,隨夜漏。烏棲后。枕臂啼痕紅欲透。撫抱纖腰春更瘦。凝怨橫波嬌不溜。如思如懊轉宜人,看巾繡。嗔相扣。痛惜肯教衾浪皺。
(1626—1673)山東新城人,字子底,號西樵山人。順治九年進士,授萊州府教授,遷國子監助教,擢吏部考功員外郎。以故下獄半年,后得昭雪。與弟王士祜、王士禛均有詩名,號為三王。作品沖和淡泊。詩集初有《表微堂詩刻》,后有《十笏草堂詩選》、《辛甲集》、《上浮集》,另有《炊聞詞》。 ...
王士祿。 (1626—1673)山東新城人,字子底,號西樵山人。順治九年進士,授萊州府教授,遷國子監助教,擢吏部考功員外郎。以故下獄半年,后得昭雪。與弟王士祜、王士禛均有詩名,號為三王。作品沖和淡泊。詩集初有《表微堂詩刻》,后有《十笏草堂詩選》、《辛甲集》、《上浮集》,另有《炊聞詞》。
大茅峰四絕句。宋代。陸文圭。 羊腸九折路盤嶇,不覺勝身上太虛。失腳從知高處險,西風斜日旱回車。
訪歐子建澹圃二首 其一。明代。李孫宸。 到來幽意愜,久坐野情長。有榭皆臨水,無軒不極涼。菊榮抽早蕊,蘭晚茁馀芳。便作吾廬得,高眠到上皇。
新雷。明代。何鞏道。 忽忽春光暗里催,道心生處夜聞雷。十年舊恨都成夢,一夕新愁盡化灰。燈影照來將老鬢,雨聲吹入未殘杯。東風莫遣林花落,記得櫻桃昨夜開。
戲答李伯襄 其二。明代。伍瑞隆。 暖風微雨晝迷冥,深院無人處處鶯。未必詔華從此擲,不須愁怨卻悲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