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尾橋頭,曾珍重、玉人芳約。奈荏苒、流光似水,離懷作惡。
花底三春輸紫燕,河邊七夕憐烏鵲。欲消除、此病借禪機,從誰學。
夢中路,尋頻錯。梁間月,看頻落。更愁窺酒醒,欲來難卻。
顧我情條千縷結,懷君人柳三眠弱。只拼將、淚眼倚重樓,天垂幕。
滿江紅 其十三 用季孟蓮韻。清代。王士祿。 岸尾橋頭,曾珍重、玉人芳約。奈荏苒、流光似水,離懷作惡。花底三春輸紫燕,河邊七夕憐烏鵲。欲消除、此病借禪機,從誰學。夢中路,尋頻錯。梁間月,看頻落。更愁窺酒醒,欲來難卻。顧我情條千縷結,懷君人柳三眠弱。只拼將、淚眼倚重樓,天垂幕。
(1626—1673)山東新城人,字子底,號西樵山人。順治九年進士,授萊州府教授,遷國子監助教,擢吏部考功員外郎。以故下獄半年,后得昭雪。與弟王士祜、王士禛均有詩名,號為三王。作品沖和淡泊。詩集初有《表微堂詩刻》,后有《十笏草堂詩選》、《辛甲集》、《上浮集》,另有《炊聞詞》。 ...
王士祿。 (1626—1673)山東新城人,字子底,號西樵山人。順治九年進士,授萊州府教授,遷國子監助教,擢吏部考功員外郎。以故下獄半年,后得昭雪。與弟王士祜、王士禛均有詩名,號為三王。作品沖和淡泊。詩集初有《表微堂詩刻》,后有《十笏草堂詩選》、《辛甲集》、《上浮集》,另有《炊聞詞》。
相和歌辭。怨詩二首。唐代。薛奇童。 日晚梧桐落,微寒入禁垣。月懸三雀觀,霜度萬秋門。艷舞矜新寵,愁容泣舊恩。不堪深殿里,簾外欲黃昏。禁苑春風起,流鶯繞合歡。玉窗通日氣,珠箔卷輕寒。楊葉垂金砌,梨花入井闌。君王好長袖,新作舞衣寬。
會麟山別業再次前韻四首 其四。。孫承恩。 物外乾坤別,樽前意興深。云山欣屬目,事業愧初心。野水淡秋思,庭槐生夕陰。商歌二三子,逸響振云林。
滿江紅。。朱帆。 北望長安,悲華夏,又傾梁柱。百年恨、瀏陽河水,兩番騰怒。壯士斷頭除舊制,英雄振臂開新路。問蒼天,底事喪斯人,天不語。廣場上,旌旗舞。豐碑下,花如炬。但縱觀青史,淚飛成雨。駿馬猶留燕趙骨,坑灰未化秦川土。定不忘、酹酒喚芳魂,民為主。
喜雨應吳太參二首 其二。明代。孫偉。 坐聽檐虛瀉沸濤,也知真宰養民膏。北窗夢覺增絺绤,南畝人歸罷桔槔。鄉賽入村喧社鼓,野塘生水受漁舠。雨師先及公田足,為報官家撫字勞。
干樓晚眺 其一。明代。李贄。 呼朋萬里外,拍手層霄間。塞晚浮煙重,天空歲月閑。斷云迷古戍,落日照西山。幸有聲歌在,更殘且未還。
正月四日喜許氏女得甥。明代。沈周。 汝寡無丁男,托命惟一女。活世真廢人,盲瘖無乃是。今年女有育,正月利弧矢。乃是四日生,六日方聞喜。得報訝其遲,隔縣本非邇。老夫笑滿面,賀汝似得子。他人視則甥,在汝則子比。緣情遂亡分,慰眼并遺氏。在我固稱彌,因汝喜切已。婦人曷持家,嫠煢粗有恃。身后饗粢盛,其氣尚有以。汝夫在地下,不為敖氏鬼。譬如委霜草,今為春風起。復如涸溝魚,一夜漫春水。只憂不曾生,既生長易矣。便須買書本,教自孩提始。成人無他圖,讀書而已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