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秋晴,又黃花將綻,未擬擘吟箋。白袷才收,青衫欲濕,狂奴風調誰憐。
還記得、分題椒壁,到而今、剛剩墨痕鮮。亞字城西,赤闌橋畔,前度流連。
已分窮愁潦倒,只聽歌夜泣,中酒朝眠。不解彈棋,時聞擪笛,暗中催度華年。
更指點、枝娘柳下,惹幾番、帽影夕陽邊。應是燕臺句好,讓爾先傳。
一萼紅五首 其二。清代。史承謙。 漾秋晴,又黃花將綻,未擬擘吟箋。白袷才收,青衫欲濕,狂奴風調誰憐。還記得、分題椒壁,到而今、剛剩墨痕鮮。亞字城西,赤闌橋畔,前度流連。已分窮愁潦倒,只聽歌夜泣,中酒朝眠。不解彈棋,時聞擪笛,暗中催度華年。更指點、枝娘柳下,惹幾番、帽影夕陽邊。應是燕臺句好,讓爾先傳。
江蘇宜興人,字位存。諸生。工詞,能采集眾家之長,并自出新意。有《小眠齋詞》。 ...
史承謙。 江蘇宜興人,字位存。諸生。工詞,能采集眾家之長,并自出新意。有《小眠齋詞》。
秋暑登道風山應群諒浩斌之約也。。傅子馀。 赤日杲杲行方中,須臾大火燒長空。海涯七月天如沸,獨有此地神所鐘。二子高步將誰同,四山歷歷無奇峰。乃從高處望鄉國,亦思絕頂摩神宮。神之宮兮在何許,神之靈兮浩浩而無窮。入門陡覺殿宇崇,一亭軒敞懸洪鐘。一洞狹窄如樊籠,信由人力非天工。孤賞亦有槐與松,滌除炎熱生清風。我欲下山將何從。
朱曰藩寄升庵先生一首。明代。朱曰藩。 亭花落盡鷓鴣飛,吉甫臺邊春事稀。錦水毓華添麗藻,禺山金碧有光輝。僰中僮隸傳書至,煎上人家沽酒歸。笑挈一壺江浦去,輕紅剛值荔枝肥。
送文潛歸因成一絕奉寄。宋代。呂本中。 水天空闊片帆開,野岸蕭條送騎回。重到張公泊船處,小亭春在鎖青苔。
寄詩(一作絕微之)。唐代。崔鶯鶯。 自從銷瘦減容光,萬轉千回懶下床。不為傍人羞不起,為郎憔悴卻羞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