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湖佳處,仿佛真蓬島。曾對金樽伴芳草。見桃花流水,別是春風,笙歌里,誰信東君曾老。功名都莫問,總是神仙,買斷風光鎮長好。但如今,經國手,袖里偷閑,天不管、怎得關河事了。待貌取、精神上凌煙,卻旋買扁舟,歸來聞早。
洞仙歌·帶湖佳處。宋代。楊炎正。 帶湖佳處,仿佛真蓬島。曾對金樽伴芳草。見桃花流水,別是春風,笙歌里,誰信東君曾老。功名都莫問,總是神仙,買斷風光鎮長好。但如今,經國手,袖里偷閑,天不管、怎得關河事了。待貌取、精神上凌煙,卻旋買扁舟,歸來聞早。
楊炎正(1145—?)字濟翁,廬陵(今江西吉安)人,楊萬里之族弟。慶元二年(1196)年五十二始登第,受知于京鏜,為寧縣簿。六年,除架閣指揮,尋罷官。嘉定三年(1210)于大理司直任上以臣僚論劾,詔與在外差遣,知藤州。嘉定七年又被論罷,改知瓊州,官至安撫使。楊炎正與辛棄疾交誼甚厚,多有酬唱。 ...
楊炎正。 楊炎正(1145—?)字濟翁,廬陵(今江西吉安)人,楊萬里之族弟。慶元二年(1196)年五十二始登第,受知于京鏜,為寧縣簿。六年,除架閣指揮,尋罷官。嘉定三年(1210)于大理司直任上以臣僚論劾,詔與在外差遣,知藤州。嘉定七年又被論罷,改知瓊州,官至安撫使。楊炎正與辛棄疾交誼甚厚,多有酬唱。
潘稼堂先生見留草堂 其一。清代。吳銘道。 耆舊已遼落,床前拜德公。人余柱下史,身是魯靈宮。杞宋文何在,齊梁運易終。吾猶及型典,信見剖鴻濛。
長干三臺(四首)。明代。楊慎。 雁齒紅橋仙舫,鴨頭綠水人家。邀郎深夜沽酒,約伴明朝浣沙。桃葉波橫風急,梅根渚遠煙斜。¤
海上雜詩 其一。。汪精衛。 朝暉流影入云羅,盡熨風紋似鏡磨。一種清明和悅意,欲將坦蕩托微波。
贈閩帥。明代。張元凱。 十載登壇未二毛,將軍勞苦自功高。列營曾按先驅轡,下瀨嘗投后飲醪。肘畔累累元鵲化,韔中矯矯是烏號。尉佗魋結猶南國,莫使塵埃蔽寶刀。
王侍講原叔挽詞三首。宋代。梅堯臣。 稽古逢堯舜,鏘金侍冕旒。生員尊鄭學,子舍預夔謀。翰苑事猶著,岱宗魂已游。無情是天地,玉樹掩蒿丘。
送高繼伯分教湖之德清。宋代。連文鳳。 此時不忍抱遺材,欲把文章扇冷灰。見說讀書堂尚在,瓣香寄與謁東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