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fēng)千里動,榆塞雪方休。
晚角數(shù)聲起,交河冰未流。
征人臨迥磧,歸雁別滄州。
我欲思投筆,期封定遠(yuǎn)侯。
塞上。宋代。寇準(zhǔn)。 春風(fēng)千里動,榆塞雪方休。晚角數(shù)聲起,交河冰未流。征人臨迥磧,歸雁別滄州。我欲思投筆,期封定遠(yuǎn)侯。
萊國忠愍公寇準(zhǔn)(961-1023),字平仲。漢族,華州下邽(今陜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詩人。太平興國五年進(jìn)士,授大理評事,知歸州巴東、大名府成安縣。天禧元年,改山南東道節(jié)度使,再起為相(中書侍郎兼吏部尚書、同平章事、景靈宮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貶寇準(zhǔn)衡州司馬,是時寇準(zhǔn)病篤,詔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陽)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歸葬故里。皇佑四年,詔翰林學(xué)士孫抃撰神道碑,帝為篆其首曰“旌忠”。寇準(zhǔn)善詩能文,七絕尤有韻味,今傳《寇忠愍詩集》三卷。 ...
寇準(zhǔn)。 萊國忠愍公寇準(zhǔn)(961-1023),字平仲。漢族,華州下邽(今陜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詩人。太平興國五年進(jìn)士,授大理評事,知歸州巴東、大名府成安縣。天禧元年,改山南東道節(jié)度使,再起為相(中書侍郎兼吏部尚書、同平章事、景靈宮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貶寇準(zhǔn)衡州司馬,是時寇準(zhǔn)病篤,詔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陽)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歸葬故里。皇佑四年,詔翰林學(xué)士孫抃撰神道碑,帝為篆其首曰“旌忠”。寇準(zhǔn)善詩能文,七絕尤有韻味,今傳《寇忠愍詩集》三卷。
蝶戀花·壬寅三月二十五日。近現(xiàn)代。呂思勉。 日暮園林花似霰。皓齒明眸,何處閑相見。枝上流鶯千百囀。新聲似怨韶光換。樓上有人雙淚眼。望斷天涯,人比天猶遠(yuǎn)。蝶亂蜂狂渾不管。飛飛還向深深院。
寄別陳志鴻罷官歸高涼 其一。明代。王恭。 解印行歌出將營,千軍流淚共含情。鄒陽書上誰稱屈,王粲才高賦謾成。天連故國銅魚遠(yuǎn),霜落寒江白雁鳴。自愧神交驚此別,不堪離恨更沾纓。
夢中雙槳橫江渡。拍手呼鷗皆伴侶。東來免共蝮蛇游,昨夜猶驚玄鶴語。
思?xì)w引與閑居賦。讀爛依然無寫處。中年才解愛家山,無奈高樓風(fēng)又雨。
玉樓春。近現(xiàn)代。夏承燾。 夢中雙槳橫江渡。拍手呼鷗皆伴侶。東來免共蝮蛇游,昨夜猶驚玄鶴語。思?xì)w引與閑居賦。讀爛依然無寫處。中年才解愛家山,無奈高樓風(fēng)又雨。
秋興八首 其三。明代。張萱。 云凈天空大火流,蘆花楓葉正悠悠。愁來昨日非今日,病起逢秋始當(dāng)秋。空說洛陽曾哭漢,亦聞元直不歸劉。如何九辨悲無限,卻向西風(fēng)十二樓。
和壽州宋待制九題其四式宴亭。宋代。梅堯臣。 從事誰獨賢,而來均宴喜。幽禽雜嘯呼,珍木竟叢倚。興將物色俱,閑厭簫鼓美。寧同不聞問,訟息時游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