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竹陰陰師子林,蒼霏如雪不厭深。影當初陽鸞鳳舞,響作平地蛟龍吟。
契機元非擊后悟,乘涼已在栽時尋。行鞭土酥雖詰屈,沛潤法雨尤陰森。
筍時不傳餐玉法,定起每聽貫珠音。那知閻浮有六月?只緣毗耶無二心。
眼光固已爍天地,王度政爾式玉金。老矣蒲鞋尚堪織,貧豈藜羹長乏斟?
養威窟中善自愛,解鈴頷下知誰任?擾擾塵勞竟何以?便應于此投華簪。
惟則天如師子林。宋代。鄭元祐。 萬竹陰陰師子林,蒼霏如雪不厭深。影當初陽鸞鳳舞,響作平地蛟龍吟。契機元非擊后悟,乘涼已在栽時尋。行鞭土酥雖詰屈,沛潤法雨尤陰森。筍時不傳餐玉法,定起每聽貫珠音。那知閻浮有六月?只緣毗耶無二心。眼光固已爍天地,王度政爾式玉金。老矣蒲鞋尚堪織,貧豈藜羹長乏斟?養威窟中善自愛,解鈴頷下知誰任?擾擾塵勞竟何以?便應于此投華簪。
(1292—1364)處州遂昌人,遷錢塘,字明德,號尚左生。少穎悟,刻勵于學。順帝至正中,除平江儒學教授,升江浙儒學提舉,卒于官。為文滂沛豪宕,詩亦清峻蒼古。有《遂昌雜志》、《僑吳集》。 ...
鄭元祐。 (1292—1364)處州遂昌人,遷錢塘,字明德,號尚左生。少穎悟,刻勵于學。順帝至正中,除平江儒學教授,升江浙儒學提舉,卒于官。為文滂沛豪宕,詩亦清峻蒼古。有《遂昌雜志》、《僑吳集》。
夢覺聞香。元代。方回。 湖海余生在,桑榆暮景閑。只堪娛老圃,焉用訪名山。鄰屋曉舂急,客床鄉夢還。江天啼鴃處,殘月幾回彎。
迎大年椿上人不值暮歸偶成。元代。丁鶴年。 東歸間道已浮杯,力疾遙迎日幾回。何處晚來成誤認,風簾竹影月窗梅。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四十五。宋代。汪元量。 銷金帳下忽天明,夢里無情亦有情。何處亂山可埋骨,暫時相對坐調笙。
庚申春重游適園二首 其二。近現代。葉云峰。 春光又是照蒼苔,幾度滄桑郁不開。舊雨無多成鬼錄,園林重振賴賢才。
天津感事二十六首。宋代。邵雍。 人言垂釣辯浮沉,辯著浮沉用意深。吾恥不為知害性,等閑輕動望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