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仙之人,與神為謀。舒嘯煙霞,放浪林丘。以六合為指掌,以千歲為春秋。
瞪霄漢之空碧,渺白云之孤游。疏星向曙目光炯,赪玉映雪肌膚柔。
方騎閬風謁絳闕,又采瑤草過滄洲。仙之人兮欲擅一壑美,匪遲徊兮此淹留。
傍置素琴不復鼓,得非與世方同憂?龍蟠青藜杖,花落綠綺裘。
岸巾不掛壁,翠發風颼颼。正研思慮探道奧,金匱石室非難紬。
想應誤騎斑龍墮謫籍,于以輔相圣主福齊州。顛崖蒼生性命懸一縷,可但獨樂身夷猶。
仙之人兮須為謝安石,莫學王子猷。謝公廊廟上王郎,澗之幽窮而成仙。
達卿相君家,子房出處真其儔。功成拂衣江海去,笛聲尚殷岳陽樓。
巖棲仙人歌。宋代。鄭元祐。 彼仙之人,與神為謀。舒嘯煙霞,放浪林丘。以六合為指掌,以千歲為春秋。瞪霄漢之空碧,渺白云之孤游。疏星向曙目光炯,赪玉映雪肌膚柔。方騎閬風謁絳闕,又采瑤草過滄洲。仙之人兮欲擅一壑美,匪遲徊兮此淹留。傍置素琴不復鼓,得非與世方同憂?龍蟠青藜杖,花落綠綺裘。岸巾不掛壁,翠發風颼颼。正研思慮探道奧,金匱石室非難紬。想應誤騎斑龍墮謫籍,于以輔相圣主福齊州。顛崖蒼生性命懸一縷,可但獨樂身夷猶。仙之人兮須為謝安石,莫學王子猷。謝公廊廟上王郎,澗之幽窮而成仙。達卿相君家,子房出處真其儔。功成拂衣江海去,笛聲尚殷岳陽樓。
(1292—1364)處州遂昌人,遷錢塘,字明德,號尚左生。少穎悟,刻勵于學。順帝至正中,除平江儒學教授,升江浙儒學提舉,卒于官。為文滂沛豪宕,詩亦清峻蒼古。有《遂昌雜志》、《僑吳集》。 ...
鄭元祐。 (1292—1364)處州遂昌人,遷錢塘,字明德,號尚左生。少穎悟,刻勵于學。順帝至正中,除平江儒學教授,升江浙儒學提舉,卒于官。為文滂沛豪宕,詩亦清峻蒼古。有《遂昌雜志》、《僑吳集》。
諸子將筑室以畫圖相示三首。宋代。蘇轍。 積因得果通三世,臨老長閑自一時。久爾觀心終未悟,偶然見道了無疑。南遷北返吾何病,片瓦尺椽天與期。自斷此生今已矣,世間何物更如斯。
江南意。明代。高啟。 妾本南國姝,父母愛如珠。貌豈慚明鏡,身才稱短襦。學成采蓮唱,曉出橫塘上。舟小復身輕,隨風兩搖蕩。歸時曲岸傍,恰見貴游郎。輟歌欲轉棹,花淺不堪藏。將嗔卻成哂,相問那能隱。雖憐郎意深,終嫌妾家近。回首各盈盈,南湖月又生。煙波三十里,都是斷腸情。
六月二日客途逢亡內期日二首 其二。明代。黃省曾。 去年愁里客京華,今日逢期不在家。桂醴蘭肴□里奠,遙懸淚眼灑天涯。
蘭亭故居。宋代。王邁。 弭節稽山樂事多,舊聞一一入搜羅。臥薪伯業今何在,喬木家聲久不磨。可笑兒曹憐野鶩,卻輸道士辨籠鵝。不因禊帖風流遠,千載人誰數永和。
上周少保。宋代。劉過。 早被儒冠誤,衣稀老更侵。科名數行淚,岐路一生心。自惜亡猿木,誰憐躍治金。使無鐘鼎志,何地可山林。
賀廣東漕使黃郎中生朝。宋代。曾豐。 紫石仙翁骨道清,丹成往往步步輕。黃石仙翁道眼明,書成往往字字精。丹成書成俱是實,猶墮于偏非至道。二者兼之白石□,先生渠謂天草草。天皇案前黃老君,輟與人皇為老臣。老郎老君之后身,收拾乾坤平月春。春吾身外春吾民,四民無一不春者。與士為春頌風雅,書于白石其上苴。白石肉飛不尸假,弟功書在丹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