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發荒三徑,溪干久賦歸。人皆笑金帚,子尚記蓑衣。
篤學藏書富,工吟信筆揮。多情慚眷眷,入手覺輝輝。
鸞棘方娛侍,鵬程待奮飛。講經融有帳,進酒賀無幃。
底是鋒相拄,應憐帶減圍。新知雖可樂,故友漸俱非。
忽忽纏悲緒,茫茫恨化機。何時吊烏石,有淚濕漁磯。
此老真基杖,遺文半掖扉。蘇梅今孰是,誰復識鄰幾。
次韻方持叟見寄一首因悼后村。宋代。林希逸。 鶴發荒三徑,溪干久賦歸。人皆笑金帚,子尚記蓑衣。篤學藏書富,工吟信筆揮。多情慚眷眷,入手覺輝輝。鸞棘方娛侍,鵬程待奮飛。講經融有帳,進酒賀無幃。底是鋒相拄,應憐帶減圍。新知雖可樂,故友漸俱非。忽忽纏悲緒,茫茫恨化機。何時吊烏石,有淚濕漁磯。此老真基杖,遺文半掖扉。蘇梅今孰是,誰復識鄰幾。
福州福清人,字肅翁,號竹溪、庸齋。理宗端平二年進士。善畫能書,工詩。淳祐中,為秘書省正字。景定中,遷司農少卿。官終中書舍人。有《易講》、《考工記解》、《竹溪稿》、《鬳齋續集》等。 ...
林希逸。 福州福清人,字肅翁,號竹溪、庸齋。理宗端平二年進士。善畫能書,工詩。淳祐中,為秘書省正字。景定中,遷司農少卿。官終中書舍人。有《易講》、《考工記解》、《竹溪稿》、《鬳齋續集》等。
荅寄延綏王中丞慎徵 其一。明代。王世貞。 中丞繡斧下青霄,十萬軍聲靜不囂。何限五原春草色,莫容代馬向秦驕。
紅棉寺次韻。清代。潭溥。 載酒茱萸合,尋山粵秀開。海光浮地出,秋氣并云來。烽火連邊徼,艱危憶將才。徘徊寺前路,落日滿蒿萊。
次韻何廉昉太守感懷述事十六首。清代。曾國藩。 猴鶴沙蟲道并消,誰分糞壤與芳椒?昨來皖水三河變,堪痛阿房一炬焦。勾踐池邊醪易醉,田橫墓上酒難澆。同袍才俊雕零盡,茍活人間只自嘲。
庚申春重游適園二首 其二。近現代。葉云峰。 春光又是照蒼苔,幾度滄桑郁不開。舊雨無多成鬼錄,園林重振賴賢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