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寬地肺通,土裂山腹厚。初猶龕可容,漸覺釜低覆。
蛇行辭杖策,蟻伏嫌襟袖。驚霆左右轉(zhuǎn),駭石首尾斗。
陰陽異旱潦,明闇雜昏晝。撲炬起蟄禽,內(nèi)跡閟陰獸。
金庭企靈威,石函虛篆籀。始疑造化泄,轉(zhuǎn)怍心志陋。
奇游儻可續(xù),敢惜疲軀復。
林屋洞。清代。趙懷玉。 湖寬地肺通,土裂山腹厚。初猶龕可容,漸覺釜低覆。蛇行辭杖策,蟻伏嫌襟袖。驚霆左右轉(zhuǎn),駭石首尾斗。陰陽異旱潦,明闇雜昏晝。撲炬起蟄禽,內(nèi)跡閟陰獸。金庭企靈威,石函虛篆籀。始疑造化泄,轉(zhuǎn)怍心志陋。奇游儻可續(xù),敢惜疲軀復。
(1747—1823)江蘇武進人,字億孫,號味辛、收庵。乾隆四十五年舉人,官山東青州府海防同知,署登州知府。主通州、石港講席,工古文,好學深思。詩與同里孫星衍、洪亮吉、黃景仁齊名。有《亦有生齋集》。 ...
趙懷玉。 (1747—1823)江蘇武進人,字億孫,號味辛、收庵。乾隆四十五年舉人,官山東青州府海防同知,署登州知府。主通州、石港講席,工古文,好學深思。詩與同里孫星衍、洪亮吉、黃景仁齊名。有《亦有生齋集》。
升堂頌古五十二首 其十四。。釋懷深。 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滅。若能如是解,諸佛常現(xiàn)前。
旅坐。宋代。羅公升。 負卻征塵債,飄零迄未休。孤蓬江貯夢,深巷雨添愁。山色分濃淡,禽聲互去留。班超亦良苦,萬里覓封侯。
嶺上見大江及匡廬諸峰。。項安世。 背立梧桐嶺,面對匡廬峰。江流過其下,渺渺去朝宗。萬山左右衛(wèi),如陣復如墉。壯哉天地間,偉觀人所鐘。自有此山來,來往賞憧憧。豈是千載人,無有此心胸。定應(yīng)出圣宅,山鬼閟其蹤。茲行亦奇事,突兀肯相供。多言恐怒來,急下扶吾筇。
張工部至薄寒山下有書無由馳報輤車之至倍切悲懷。唐代。權(quán)德輿。 書來遠自薄寒山,繚繞洮河出古關(guān)。今日難裁秣陵報,薤歌寥落柳車邊。
贈陳毓瑞詩四首 其一。。謝冶盦。 道義論交雜苦辛,多君高唱到陽春。風塵澒洞今何世,歲月消磨志不伸。出岫閒云歸緩緩,在山泉水味津津。一枝縱擅才人筆,未肯淩波賦感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