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淡自為歡,所居必移情。今年青溪傍,欠我勃窣行。
畫舫弦管脆,草堂風月清。底用持誇渠,政缺一水橫。
日西引散步,巷尾欣未經(jīng)。豁然得縱目,迤邐帶高城。
初來尚見底,再來波遂平。石橋偶俯眺,塵顏寫空青。
王邸郁蔥蔥,林中露飛甍。垂鞭馬上郎,何物生寧馨。
歸來急作書,記此眼暫明。江湖是吾性,朝市非公能。
官學雜詩 其六。清代。鄭孝胥。 冷淡自為歡,所居必移情。今年青溪傍,欠我勃窣行。畫舫弦管脆,草堂風月清。底用持誇渠,政缺一水橫。日西引散步,巷尾欣未經(jīng)。豁然得縱目,迤邐帶高城。初來尚見底,再來波遂平。石橋偶俯眺,塵顏寫空青。王邸郁蔥蔥,林中露飛甍。垂鞭馬上郎,何物生寧馨。歸來急作書,記此眼暫明。江湖是吾性,朝市非公能。
鄭孝胥,(1860年5月2日——1938年)字蘇龕(蘇堪),一字太夷,號海藏,嘗取東坡‘萬人如海一身藏’詩意,顏所居曰‘海藏樓’,世稱‘鄭海藏’。中國福建省閩侯縣人。工詩,擅書法,為詩壇“同光體”宣導者之一。著有《海藏樓詩集》。 ...
鄭孝胥。 鄭孝胥,(1860年5月2日——1938年)字蘇龕(蘇堪),一字太夷,號海藏,嘗取東坡‘萬人如海一身藏’詩意,顏所居曰‘海藏樓’,世稱‘鄭海藏’。中國福建省閩侯縣人。工詩,擅書法,為詩壇“同光體”宣導者之一。著有《海藏樓詩集》。
題西山庵。明代。藍仁。 空山寂寂守巖扃,獨鶴棲棲傍草亭。曉鏡又催霜雪白,秋衣不換芰荷青。仙人住處多栽藥,野老來時或負苓。同氣凋零衰朽在,百年光景似晨星。
仲夏過紅橋阻雨次日尋幽至暮 其二。清代。戴亨。 陰云留過客,攜雨到柴門。杯酒謀鄰叟,園蔬乞近村。深燈連曙柝,幽夢繞山樊。自古唯蕭索,方知重友倫。
寄題潘少承西樵山房。明代。黎民表。 新營丹室鐵泉山,千樹梅花不共攀。夜夜京華成短夢,白云紅葉屋三間。
贈覺師。宋代。沈遼。 我昔乘興游荊溪,數(shù)訪道人溪水西。道人飄然舍我去,有如白云謝污泥。我來云間亦未久,惠然相顧攜枯藜。時人莫將老相識,解空第一須菩提。
梅花喜神譜·大開一十四枝。宋代。宋伯仁。 舉頭見長安,志士欣有托。葵藿一生心,豈容天負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