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飛多,觸網(wǎng)羅,網(wǎng)羅高樹顛。汝飛蓬蒿下,
勿復(fù)投身網(wǎng)羅間。粟積倉,禾在田。巢之雛,望其母來還。
雀飛多。唐代。張籍。 雀飛多,觸網(wǎng)羅,網(wǎng)羅高樹顛。汝飛蓬蒿下,勿復(fù)投身網(wǎng)羅間。粟積倉,禾在田。巢之雛,望其母來還。
張籍(約767~約830),唐代詩人。字文昌,漢族,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人,郡望蘇州吳(今江蘇蘇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zhèn))人。世稱“張水部”、“張司業(yè)”。張籍的樂府詩與王建齊名,并稱“張王樂府”。著名詩篇有《塞下曲》《征婦怨》《采蓮曲》《江南曲》。1 《張籍籍貫考辨》認(rèn)為,韓愈所說的“吳郡張籍”乃謂其郡望,并引《新唐書·張籍傳》、《唐詩紀(jì)事》、《輿地紀(jì)勝》等史傳材料,駁蘇州之說而定張籍為烏江人。 ...
張籍。 張籍(約767~約830),唐代詩人。字文昌,漢族,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人,郡望蘇州吳(今江蘇蘇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zhèn))人。世稱“張水部”、“張司業(yè)”。張籍的樂府詩與王建齊名,并稱“張王樂府”。著名詩篇有《塞下曲》《征婦怨》《采蓮曲》《江南曲》。1 《張籍籍貫考辨》認(rèn)為,韓愈所說的“吳郡張籍”乃謂其郡望,并引《新唐書·張籍傳》、《唐詩紀(jì)事》、《輿地紀(jì)勝》等史傳材料,駁蘇州之說而定張籍為烏江人。
懷李芋仙。清代。張廷壽。 一瓣空同奉,清吟每夢君。西窗曾話雨,東野愿為云。溫卷人前許,鬮題酒后分。申江三百里,未使斷知聞。
寄江都路員外。唐代。徐鉉。 吾兄失意在東都,聞?wù)f襟懷任所如。已縱乖慵為傲吏,有何關(guān)鍵制豪胥。縣齋曉閉多移病,南畝秋荒憶遂初。知道故人相憶否,嵇康不得懶修書。
聞鵲二首 其一。。王佐(汝學(xué))。 旅食京華久,年來音信疏。忽聽雙鵲語,暗卜嶺南書。
久雨新晴小步。明代。趙完璧。 云雨連朝不下堂,新晴小步玩庭芳。莓苔為我開清興,是處氤氳翡翠光。
朝中措 江上。。吳壽彭。 偏安常是誤南金。士道薄梁陳。詞旨江令浮艷,文章庾信哀深。海門望極,滔滔逝水,波咽初心。江上數(shù)峰籠晚,六朝恨絕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