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霄宮闕震豐隆,速駕飆輪越海東。鑄就黃金鈴十萬,朱幡高掛避罡風。
游仙詩 其二十二。唐代。張鴻。 九霄宮闕震豐隆,速駕飆輪越海東。鑄就黃金鈴十萬,朱幡高掛避罡風。
連州桂陽人。哀帝天祐二年登進士第。因見唐將亡,遂歸鄉隱居不仕。晚年時,曾及識詩人孟賓于,約活至五代中期。能詩。 ...
張鴻。 連州桂陽人。哀帝天祐二年登進士第。因見唐將亡,遂歸鄉隱居不仕。晚年時,曾及識詩人孟賓于,約活至五代中期。能詩。
贈朱范之尹浮梁。明代。黃廷用。 詞藻才名動玉京,君王珍重使專城。桑麻春兩看頻愜,荊棘秋風夢亦驚。簾外黃花增別酒,舟前白雁伴行旌。相思秪在西江月,獨立瑤臺聽頌聲。
對月書感 其一。清代。丘逢甲。 明月出滄海,我家滄海東。獨憐今夜見,猶與故鄉同。喪亂山河改,流亡邑里空。相思祗垂淚,顧影愧歸鴻。
徐惟得沖漠齋又題八絕 其二 白云洞。明代。胡應麟。 石洞蒼茫閉水簾,碧窗云冷玉龍潛。不妨行雨邀巫峽,猶記為霖出傅巖。
錢江歸舟。清代。王泰偕。 道出錢塘江,十里無頑壤。斗然怒潮來,激岸成滉瀁。波勢倏低昂,帆影隨俯仰。蛟涎濺衣濕,鹢舟蕩人晃。峽危疑五丁,石削強千丈。穿漏虞崩奔,迥旋益惝恍。境險禽鳥稀,氣盛魚龍養。乾坤渺一身,陡覺心神暢。碧血認孤墳,千秋結遐想。歷歷平江堡,昔年資保障。犀軍射潮跡,滅沒勞揣象。夕陽崦嵫下,皓月海門上。沿洄溯前川,漁歌厲清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