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照西山,赭紫上沙面。稚松順嶺腰,蒼翠作山緣。
孤亭立煙中,暮色自遠見。明滅入叢樹,乾葉墮殘片。
對此徑寸光,緬想人世變。百年同一瞬,漚泡詎足戀。
城外鐘磬音,心跡倏旋轉。徘徊松林月,已上梵王殿。
晚步。唐代。張鴻。 落日照西山,赭紫上沙面。稚松順嶺腰,蒼翠作山緣。孤亭立煙中,暮色自遠見。明滅入叢樹,乾葉墮殘片。對此徑寸光,緬想人世變。百年同一瞬,漚泡詎足戀。城外鐘磬音,心跡倏旋轉。徘徊松林月,已上梵王殿。
連州桂陽人。哀帝天祐二年登進士第。因見唐將亡,遂歸鄉隱居不仕。晚年時,曾及識詩人孟賓于,約活至五代中期。能詩。 ...
張鴻。 連州桂陽人。哀帝天祐二年登進士第。因見唐將亡,遂歸鄉隱居不仕。晚年時,曾及識詩人孟賓于,約活至五代中期。能詩。
陰晦中忽見華山。金朝。馮璧。 吏部能開衡岳云,坡仙曾借海宮春。蓮峰清曉忽自獻,二公何人予何人。
晨謁宮門小雨初過。宋代。宋庠。 宮漏籤聲急,天街雨腳微。曉寒凌禁樹,春氣裛朝衣。瑞霧輕猶濕,香塵重不飛。雞人傳鑰出,華旭滿丹闈。
次韻寇司戶春懷。宋代。陳師道。 諱窮懷祿得辭勞,腰折頭低不復高。夢幻更堪追鳥跡,去來何有校牛毛。依違玩世從君好,叱咤生風蓋代豪。聞說妙年心尚在,忍看花絮受風飄。
入施州雜詠六首 其一。明代。潘希曾。 匹馬空山日易移,裹糧篝火傍崖炊。誰言野食無供帳,鳥作笙簫樹作帷。
送僧懷師古庵住惠山并寫竹枝以贈。明代。王紱。 泉聲山色古今同,師去尤能繼若翁。臨別自慚無可贈,一枝聊為助清風。
勤王北望感懷十三首 其七。唐代。康有為。 國土同孤注,君王類置棋。金輪篡唐日,叔帶亂周時。弧眼哀褒姒,衣冠孰柬之。人謀雖欲盜,天命豈能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