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巖昧舊聞,勝會非復(fù)常。
異哉五里秘,發(fā)此一日狂。
篝燈破大陰,拄杖入仙鄉(xiāng)。
散途楊梅實,承磴菡萏房。
石液白瑤墮,泉氣青霓翔。
度危心欲動,逢衍興未央。
眩人黝谷深,覆我翠極長。
降登窮田垅,開闔到鞠場。
龍遮側(cè)岸路,貓護(hù)高廩藏。
力士倒履空,應(yīng)真儼成行。
碾缺神所吝,帳空仙莫量。
水鳴泬寥內(nèi),柱立森羅傍。
語聞受遠(yuǎn)響,力極生微陽。
夢中出小竇,立處忽大荒。
塵緣信深重,仙事豈渺茫。
靈武唐業(yè)開,湘濱耀文章。
望夷秦政壞,嶺底畏禍殃。
隱顯非士意,安危存國綱。
且復(fù)置此事,更將適何方。
賦詩意未愜,吾欲棲僧廊。
游秦巖。宋代。陳與義。 秦巖昧舊聞,勝會非復(fù)常。異哉五里秘,發(fā)此一日狂。篝燈破大陰,拄杖入仙鄉(xiāng)。散途楊梅實,承磴菡萏房。石液白瑤墮,泉氣青霓翔。度危心欲動,逢衍興未央。眩人黝谷深,覆我翠極長。降登窮田垅,開闔到鞠場。龍遮側(cè)岸路,貓護(hù)高廩藏。力士倒履空,應(yīng)真儼成行。碾缺神所吝,帳空仙莫量。水鳴泬寥內(nèi),柱立森羅傍。語聞受遠(yuǎn)響,力極生微陽。夢中出小竇,立處忽大荒。塵緣信深重,仙事豈渺茫。靈武唐業(yè)開,湘濱耀文章。望夷秦政壞,嶺底畏禍殃。隱顯非士意,安危存國綱。且復(fù)置此事,更將適何方。賦詩意未愜,吾欲棲僧廊。
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漢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陳希亮遷居洛陽,故為宋代河南洛陽人(現(xiàn)在屬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詩人,同時也工于填詞。其詞存于今者雖僅十余首,卻別具風(fēng)格,尤近于蘇東坡,語意超絕,筆力橫空,疏朗明快,自然渾成,著有《簡齋集》。 ...
陳與義。 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漢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陳希亮遷居洛陽,故為宋代河南洛陽人(現(xiàn)在屬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詩人,同時也工于填詞。其詞存于今者雖僅十余首,卻別具風(fēng)格,尤近于蘇東坡,語意超絕,筆力橫空,疏朗明快,自然渾成,著有《簡齋集》。
無擇以游圭峰記及詩見貽輒題數(shù)絕于后 其五。明代。李之世。 誰道云中別有廛,斜陽數(shù)點帶炊煙。山前石耳無人摘,攜得癭瓢試澗泉。
疫癘饑荒相繼作,鄉(xiāng)民千萬死無辜。浮尸暴骨處處有,束薪斗粟家家無。
只緣后政異前政,致得今吳非昔吳。寄語長民當(dāng)自責(zé),莫將天數(shù)厚相誣。
甲戌民風(fēng)近體寄葉給事八首 其一。唐代。龔詡。 疫癘饑荒相繼作,鄉(xiāng)民千萬死無辜。浮尸暴骨處處有,束薪斗粟家家無。只緣后政異前政,致得今吳非昔吳。寄語長民當(dāng)自責(zé),莫將天數(shù)厚相誣。
頌古六首。宋代。釋咸杰。 一橈劈腦沒遮攔,大海波濤徹底乾。盡謂單傳并直指,誰知總被祖師謾。
春感。宋代。陳紀(jì)。 唾壺壯氣已休休,呼酒田翁與動酬。九十日春長是雨,三千丈發(fā)總緣愁。棱棱顏面塵埃滿,渺渺山河歲月遒。谷飲芝餐皆可飽,人生何必稻粱謀。
寄塵異但侍元。明代。釋函是。 買斷青山長白云,閒栽桃李兩溪分。別來樵徑新松竹,憶去籬笆舊見聞。佇立不堪人境異,遙看空見水天文。誰能千里謀晨夕,歸掩柴扉寄與君。
一舟停、佛貍祠下,酒邊人與花遇。金焦雙送南朝客,海上圓波重聚。
相記取。只那夕朱樓,我汝銷魂處。簾櫳遍數(shù)。又露掠篷低,風(fēng)銷蠟黯,草草別君去。
邁陂塘 金陵王木齊追送予海上,以詞錄別,依韻和答。清代。程頌萬。 一舟停、佛貍祠下,酒邊人與花遇。金焦雙送南朝客,海上圓波重聚。相記取。只那夕朱樓,我汝銷魂處。簾櫳遍數(shù)。又露掠篷低,風(fēng)銷蠟黯,草草別君去。人間世,都似看花隔霧。庾郎何必詞賦。卅年爭笑屠龍技,誰共靈修相訴。聊慰汝。盼等到重陽,買棹江南雨。艷才何補。剩十里青溪,二分明月,兜影照離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