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琴枕鶴經,盡日臥林亭。
啼鳥自相語,幽人誰欲聽。
半闌花籍白,一徑草盤青。
何必對樽酒,此中堪獨醒。
留題李頡林亭。宋代。林逋。 兼琴枕鶴經,盡日臥林亭。啼鳥自相語,幽人誰欲聽。半闌花籍白,一徑草盤青。何必對樽酒,此中堪獨醒。
林逋(967一1028)字君復,漢族,浙江大里黃賢村人(一說杭州錢塘)。幼時刻苦好學,通曉經史百家。書載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趨榮利。長大后,曾漫游江淮間,后隱居杭州西湖,結廬孤山。常駕小舟遍游西湖諸寺廟,與高僧詩友相往還。每逢客至,叫門童子縱鶴放飛,林逋見鶴必棹舟歸來。作詩隨就隨棄,從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喪盡禮。宋仁宗賜謚“和靖先生”。 ...
林逋。 林逋(967一1028)字君復,漢族,浙江大里黃賢村人(一說杭州錢塘)。幼時刻苦好學,通曉經史百家。書載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趨榮利。長大后,曾漫游江淮間,后隱居杭州西湖,結廬孤山。常駕小舟遍游西湖諸寺廟,與高僧詩友相往還。每逢客至,叫門童子縱鶴放飛,林逋見鶴必棹舟歸來。作詩隨就隨棄,從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喪盡禮。宋仁宗賜謚“和靖先生”。
聞南中流言有感 其四。明代。王世貞。 裁呼小草便無聞,祇為慚他誓墓文。若道長安車馬色,春風吹作五陵云。
艷曲十首 其十。明代。胡應麟。 淥水蕩漣漪,江南日暮時。吳姬木蘭棹,越女竹枝詞。惱殺橫塘下,紛紛輕薄兒。
題峻極下院列岫亭詩。宋代。李廌。 早訝年年狂士來,每來亭上獨徘徊。山應又喜添知己,去後山容似死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