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憐鷓鴣飛,飛向樹南枝。南枝日照暖,北枝霜露滋。
露滋不堪棲,使我常夜啼。愿逢云中鶴,銜我向寥廓。
愿作城上烏,一年生九雛。何不舊巢住,枝弱不得去。
何意道苦辛,客子常畏人。
鷓鴣(一作韋應物詩)。唐代。李嶠。 可憐鷓鴣飛,飛向樹南枝。南枝日照暖,北枝霜露滋。露滋不堪棲,使我常夜啼。愿逢云中鶴,銜我向寥廓。愿作城上烏,一年生九雛。何不舊巢住,枝弱不得去。何意道苦辛,客子常畏人。
李嶠。 李嶠(644~713) ,唐代詩人。字巨山。趙州贊皇(今屬河北)人。李嶠對唐代律詩和歌行的發展有一定的作用與影響。他前與王勃、楊炯相接,又和杜審言、崔融、蘇味道并稱“文章四友”。
為張孟劬五十作。。黃節。 相看百歲到中年,子有文章且更賢。甲歷可從修史得,癸尊能助晉觴妍。北來我為留稱祝,上壽天將與靜便。如此春江復相別,藏波無盡各悠然。
論詩絕句四十首 其三十三 茶陵。清代。李希圣。 進士山東李中麓,子規江上陸滄浪。詩名相業供描畫,始信多才本不祥。
寄別陳志鴻罷官歸高涼 其一。明代。王恭。 解印行歌出將營,千軍流淚共含情。鄒陽書上誰稱屈,王粲才高賦謾成。天連故國銅魚遠,霜落寒江白雁鳴。自愧神交驚此別,不堪離恨更沾纓。
河北村題壁。清代。延君壽。 煙散前林霽,茅檐罷午炊。雨多收稼晚,鴉亂定巢遲。糝米田家飯,《豳風》壁上詩。愿將歸隱意,說與牧羊兒。
青絞道中。明代。王弘誨。 徑轉疑無路,溪迷別有槎。亂山一鳥道,深樹幾人家。旅食隨田舍,村醪趁野花。輿圖窮島嶼,黎庶遍桑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