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九變化,一十三死生。翕忽玄黃里,驅(qū)馳風(fēng)雨情。
是非紛妄作,寵辱坐相驚。至人獨幽鑒,窈窕隨昏明。
咫尺山河道,軒窗日月庭。別離焉足問,悲樂固能并。
我輩何為爾,棲皇猶未平。金臺可攀陟,寶界絕將迎。
戶牖觀天地,階基上杳冥。自超三界樂,安知萬里征。
中國要荒內(nèi),人寰宇宙榮。弦望如朝夕,寧嗟蜀道行。
夏日暉上人房別李參軍崇嗣。唐代。陳子昂。 四十九變化,一十三死生。翕忽玄黃里,驅(qū)馳風(fēng)雨情。是非紛妄作,寵辱坐相驚。至人獨幽鑒,窈窕隨昏明。咫尺山河道,軒窗日月庭。別離焉足問,悲樂固能并。我輩何為爾,棲皇猶未平。金臺可攀陟,寶界絕將迎。戶牖觀天地,階基上杳冥。自超三界樂,安知萬里征。中國要荒內(nèi),人寰宇宙榮。弦望如朝夕,寧嗟蜀道行。
陳子昂(約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學(xué)家,初唐詩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漢族,梓州射洪(今屬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遺,后世稱為陳拾遺。光宅進士,歷仕武則天朝麟臺正字、右拾遺。解職歸鄉(xiāng)后受人所害,憂憤而死。其存詩共100多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感遇》詩38首,《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藏用》7首和《登幽州臺歌》。 ...
陳子昂。 陳子昂(約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學(xué)家,初唐詩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漢族,梓州射洪(今屬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遺,后世稱為陳拾遺。光宅進士,歷仕武則天朝麟臺正字、右拾遺。解職歸鄉(xiāng)后受人所害,憂憤而死。其存詩共100多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感遇》詩38首,《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藏用》7首和《登幽州臺歌》。
畫梅為章次公成之題四首 其一。。曹家達。 鶴唳四山應(yīng),花開月有棱。朔風(fēng)殘臘鼓,微雪上元燈。沙磧晨逾靜,煙光夜不凝。待招仙子下,遠在最高層。
相思引 其二。宋代。袁去華。 曉鑒燕脂拂紫綿。未忺梳掠髻云偏。日高人靜,沈水裊殘煙。春老菖蒲花未著,路長魚雁信難傳。無端風(fēng)絮,飛到繡床邊。
八關(guān)齋詩三首 其三。魏晉。支遁。 靖一潛蓬廬,愔愔詠初九。廣漠排林筱,流飆灑隙牖。從容遐想逸,采藥登祟阜。崎嶇升千尋,蕭條臨萬畝。望山樂榮松,瞻澤哀素柳。解帶長陵坡,婆娑清川右。泠風(fēng)解煩懷,寒泉濯溫手。寥寥神氣暢,欽若盤春藪。達度冥三才,恍惚喪神偶。游觀同隱丘,愧無連化肘。
再題翠云山房。。弘歷。 平生山水心,勝地輒留詠。虛軒愜遠寄,萬象供臨憑。嵐靄朝夕變,峰巒前后映。秀是圖畫體,貞為松柏性。如是契靜悟,終古大圓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