軺車忽枉轍,郡府自生風。遣吏山禽在,開樽野客同。
古墻抽臘筍,喬木飏春鴻。能賦傳幽思,清言盡至公。
城欹殘照入,池曲大江通。此地人來少,相歡一醉中。
張評事涉秦居士系見訪郡齋,即同賦中字。唐代。戴叔倫。 軺車忽枉轍,郡府自生風。遣吏山禽在,開樽野客同。古墻抽臘筍,喬木飏春鴻。能賦傳幽思,清言盡至公。城欹殘照入,池曲大江通。此地人來少,相歡一醉中。
戴叔倫(732—789),唐代詩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潤州金壇(今屬江蘇)人。年輕時師事蕭穎士。曾任新城令、東陽令、撫州刺史、容管經略使。晚年上表自請為道士。其詩多表現隱逸生活和閑適情調,但《女耕田行》、《屯田詞》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艱苦。論詩主張“詩家之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詩體裁皆有所涉獵。 ...
戴叔倫。 戴叔倫(732—789),唐代詩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潤州金壇(今屬江蘇)人。年輕時師事蕭穎士。曾任新城令、東陽令、撫州刺史、容管經略使。晚年上表自請為道士。其詩多表現隱逸生活和閑適情調,但《女耕田行》、《屯田詞》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艱苦。論詩主張“詩家之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詩體裁皆有所涉獵。
靈巖十二景 其四 朗公山。宋代。釋仁欽。 萬象森羅古此峰,傳來幾世朗公容。知音會遇無先后,今日依前舊日蹤。
諸路發解勸駕。宋代。吳潛。 東郡衣冠盛,南宮榜帖新。諸科唐取士,數路漢得人。鳴鹿殷勤意,攀龍變化身。若為明主獻,忠讜要披陳。
卜算子 漫興。宋代。辛棄疾。 千古李將軍,奪得胡兒馬。李蔡為人在下中,卻是封侯者。蕓草去陳根,筧竹添新瓦。萬一朝家舉力田,舍我其誰也。
嶼南宿別貢士林執中。明代。王恭。 紅燭離堂酒半醒,驪歌今夕若為聽。故人好是身隨桂,浮客空嗟跡類萍?;◣Z晚鐘湖上別,鳳臺春樹夢中青。應知晝繡長林下,白首還來到玉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