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菊上東山,山高路非遠(yuǎn)。江湖乍遼夐,城郭亦在眼。
晝?nèi)帐芯c年禾稼晚。開尊會佳客,長嘯臨絕巘.
戲鶴唳且閑,斷云輕不卷。鄉(xiāng)心各萬里,醉話時一展。
喬木列遙天,殘陽貫平坂。徒憂征車重,自笑謀慮淺。
卻顧郡齋中,寄傲與君同。
九日與敬處士左學(xué)士同賦采菊上東山便為首句。唐代。戴叔倫。 采菊上東山,山高路非遠(yuǎn)。江湖乍遼夐,城郭亦在眼。晝?nèi)帐芯c年禾稼晚。開尊會佳客,長嘯臨絕巘.戲鶴唳且閑,斷云輕不卷。鄉(xiāng)心各萬里,醉話時一展。喬木列遙天,殘陽貫平坂。徒憂征車重,自笑謀慮淺。卻顧郡齋中,寄傲與君同。
戴叔倫(732—789),唐代詩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潤州金壇(今屬江蘇)人。年輕時師事蕭穎士。曾任新城令、東陽令、撫州刺史、容管經(jīng)略使。晚年上表自請為道士。其詩多表現(xiàn)隱逸生活和閑適情調(diào),但《女耕田行》、《屯田詞》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艱苦。論詩主張“詩家之景,如藍(lán)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詩體裁皆有所涉獵。 ...
戴叔倫。 戴叔倫(732—789),唐代詩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潤州金壇(今屬江蘇)人。年輕時師事蕭穎士。曾任新城令、東陽令、撫州刺史、容管經(jīng)略使。晚年上表自請為道士。其詩多表現(xiàn)隱逸生活和閑適情調(diào),但《女耕田行》、《屯田詞》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艱苦。論詩主張“詩家之景,如藍(lán)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詩體裁皆有所涉獵。
次韻文士穎留題李子充雙寂軒詩。。郭印。 默默幽軒祗自知,天人一理未容欺。檐光坐揖青山入,窗影閒看白日移。休道囂塵侵晏宅,由來表里堪黃陂。思惟泯處全真現(xiàn),存得靈龜笑朵頤。
留通商館數(shù)日。宋代。鄧深。 商館非閑地,閑人偶在旁。無端聲利役,有許去來忙。受雨芭蕉響,懷風(fēng){禾罷}稏香。江郊秋易盛,早獻十分涼。
送謝希孟。宋代。葉適。 白頭趨幕府,早已負(fù)平生。未放鵬舒翼,應(yīng)煩驥斂程。驛梅催凍蕊,柁雨送春聲。為語常平使,開懷待子荊。
槐。宋代。蘇軾。 憶我初來時,草木向衰歇。高槐雖經(jīng)秋,晚蟬猶抱葉。淹留未云幾,離離見疏莢。棲鴉寒不去,哀叫飽啄雪。破巢帶空枝,疏影掛殘月。豈無兩翅羽,伴我此愁絕。
次韻分寧羅簿贈行二首。宋代。王炎。 剛腸厭徇俗,老眼飽閱世。讀書學(xué)經(jīng)綸,亦頗識一二。妄意糟粕中,啜嚌得馨旨。終然不可用,落落多左計。慨念古人遠(yuǎn),莫救吾道弊。修溪有短簿,今工習(xí)鑿齒。貽我瓊瑤章,有美而無刺。內(nèi)視才具短,不能尺有咫。贈言雖甚寵,借玉恐未是。公等必飛揚,我老惟退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