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宦三河道,自負十馀年。不應驚若厲,只為直如弦。
坐歷山川險,吁嗟陵谷遷。長吟空抱膝,短翮詎沖天。
魂歸滄海上,望斷白云前。釣名勞拾紫,隱跡自談玄。
不學多能圣,徒思鴻寶仙。斯志良難已,此道豈徒然。
嗟為刀筆吏,恥從繩墨牽。岐路情雖狎,人倫地本偏。
長揖謝時事,獨往訪林泉。寄言二三子,生死不來旋。
敘寄員半千。唐代。駱賓王。 薄宦三河道,自負十馀年。不應驚若厲,只為直如弦。坐歷山川險,吁嗟陵谷遷。長吟空抱膝,短翮詎沖天。魂歸滄海上,望斷白云前。釣名勞拾紫,隱跡自談玄。不學多能圣,徒思鴻寶仙。斯志良難已,此道豈徒然。嗟為刀筆吏,恥從繩墨牽。岐路情雖狎,人倫地本偏。長揖謝時事,獨往訪林泉。寄言二三子,生死不來旋。
駱賓王(約619—約687年)字觀光,漢族,婺州義烏人(今浙江義烏)。唐初詩人,與王勃、楊炯、盧照鄰合稱“初唐四杰”。又與富嘉謨并稱“富駱”。高宗永徽中為道王李元慶府屬,歷武功、長安主簿,儀鳳三年,入為侍御史,因事下獄,次年遇赦,調露二年除臨海丞,不得志,辭官。有集。駱賓王于武則天光宅元年,為起兵揚州反武則天的徐敬業作《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敬業敗,亡命不知所之,或云被殺,或云為僧。 ...
駱賓王。 駱賓王(約619—約687年)字觀光,漢族,婺州義烏人(今浙江義烏)。唐初詩人,與王勃、楊炯、盧照鄰合稱“初唐四杰”。又與富嘉謨并稱“富駱”。高宗永徽中為道王李元慶府屬,歷武功、長安主簿,儀鳳三年,入為侍御史,因事下獄,次年遇赦,調露二年除臨海丞,不得志,辭官。有集。駱賓王于武則天光宅元年,為起兵揚州反武則天的徐敬業作《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敬業敗,亡命不知所之,或云被殺,或云為僧。
古詩十四首 其七。元代。張昱。 禰衡輕狡人,況以才自負。將赴漁陽撾,侮人還自侮。曹公豈容物,嫁惡與黃祖。值茲劻勷際,焉用鸚鵡賦?所以賢達士,貴在識時務。
詠青溪石壁。宋代。陳與義。 青溪宜曉日,曲處千丈晦。天開蒼石屏,影落西村外。虛無元氣立,明滅河漢對。人行崢嶸下,鳥急浩蕩內。向來千萬峰,瑣細等蓬塊。老夫倚杖久,三嘆造物大。惜哉太史公,意短遺此快。更欲訪野人,窮探視其背。
蝶戀花·盡道今年春較早。宋代。韓淲。 盡道今年春較早。梅與人情,覺得梅偏好。一樹南豅香未老。春風已自生芳草。來自城中猶帶曉。行到君家,細雨吹池沼。悵望沙坑須會到。玉溪此意年時少。
憶王孫 其二 游西施山。清代。毛奇齡。 西施歌館舊城東。畫棟朱欄映碧空?;ㄐ蹶庩幊猛盹L。翠重重。石上胭脂墮雨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