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幾山頭春雪消,路傍仙杏發柔條。
心期欲去知何日,惆悵回車上野橋。
過三鄉望女幾山,早歲有卜筑之志。唐代。羊士諤。 女幾山頭春雪消,路傍仙杏發柔條。心期欲去知何日,惆悵回車上野橋。
羊士諤(約762~819),泰山(今山東泰安)人。貞元元年禮部侍郎鮑防下進士。順宗時,累至宣歙巡官,為王叔文所惡,貶汀州寧化尉。元和初,宰相李吉甫知獎,擢為監察御史,掌制誥。後以與竇群、呂溫等誣論宰執,出為資州刺史。士諤工詩,妙造梁《選》,作皆典重。與韓梓材同在越州,亦以文翰稱。著集有《墨池編》、《晁公武郡齋讀書志》。 ...
羊士諤。 羊士諤(約762~819),泰山(今山東泰安)人。貞元元年禮部侍郎鮑防下進士。順宗時,累至宣歙巡官,為王叔文所惡,貶汀州寧化尉。元和初,宰相李吉甫知獎,擢為監察御史,掌制誥。後以與竇群、呂溫等誣論宰執,出為資州刺史。士諤工詩,妙造梁《選》,作皆典重。與韓梓材同在越州,亦以文翰稱。著集有《墨池編》、《晁公武郡齋讀書志》。
勞農凈居贈皎啟二僧。宋代。陳造。 勞農今喜復南轅,夾道扶攜亦笑諠??h尹庶幾無疾病,山人迎送耐頻煩。芼蔥湯餅聊堪飽,出甕春醪半帶渾。惟有為民真實意,異時陳跡付公言。
仁化錦石巖 其四。明代。符錫。 江翻西日愰丹厓,抉眥南榮斗柄楷。突兀尚愁飛鳥度,幽偏真剌野夫懷。龍棲石洞云常雨,鳳翥韶津禮億柴。罷卻薰弦弄明月,未應佺偓隔形骸。
題廣孝別室得鳧字。明代。劉宗周。 澤畔行吟起宿鳧,旅情嘹唳帶僧孤。不辭累月留方丈,那惜浮生過轆轤。小徑暗荒筠作杖,新巢先落燕將雛。繁華莫問前朝事,止許西來度一蘆。
山夜。明代。李夢陽。 孤月上東岫,白鶴激秋淚。涼風振溪壑,林影颯搖泄。山居本深靜,夜氣復澄霽。冥心向千古,眇焉托真契。
秋思四首 其一。宋代。陸游。 湖邊一夜霜,庭樹無秋聲。懶不近筆硯,何以紓幽情。但有一睡耳,展轉無由成。起擁地爐暖,坐待天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