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家有兒年十五,只向田園獨辛苦。夜開溝水繞稻田,
曉叱耕牛墾塉土。西家有兒才弱齡,儀容清峭云鶴形。
涉書獵史無早暮,坐期朱紫如拾青。東家西家兩相誚,
西兒笑東東又笑。西云養志與榮名,彼此相非不同調。
東家自云雖苦辛,躬耕早暮及所親。男舂女爨二十載,
堂上未為衰老人。朝機暮織還充體,馀者到兄還及弟。
春秋伏臘長在家,不許妻奴暫違禮。爾今二十方讀書,
十年取第三十馀。往來途路長離別,幾人便得升公車。
縱令得官身須老,銜恤終天向誰道?百年骨肉歸下泉,
萬里枌榆長秋草。我今躬耕奉所天,耘鋤刈獲當少年。
面上笑添今日喜,肩頭薪續廚中煙。縱使此身頭雪白,
又有兒孫還稼穡。家藏一卷古孝經,世世相傳皆得力。
為報西家知不知,何須謾笑東家兒。生前不得供甘滑,
歿后揚名徒爾為。
鄰相反行。唐代。薛逢。 東家有兒年十五,只向田園獨辛苦。夜開溝水繞稻田,曉叱耕牛墾塉土。西家有兒才弱齡,儀容清峭云鶴形。涉書獵史無早暮,坐期朱紫如拾青。東家西家兩相誚,西兒笑東東又笑。西云養志與榮名,彼此相非不同調。東家自云雖苦辛,躬耕早暮及所親。男舂女爨二十載,堂上未為衰老人。朝機暮織還充體,馀者到兄還及弟。春秋伏臘長在家,不許妻奴暫違禮。爾今二十方讀書,十年取第三十馀。往來途路長離別,幾人便得升公車。縱令得官身須老,銜恤終天向誰道?百年骨肉歸下泉,萬里枌榆長秋草。我今躬耕奉所天,耘鋤刈獲當少年。面上笑添今日喜,肩頭薪續廚中煙。縱使此身頭雪白,又有兒孫還稼穡。家藏一卷古孝經,世世相傳皆得力。為報西家知不知,何須謾笑東家兒。生前不得供甘滑,歿后揚名徒爾為。
薛逢,字陶臣,蒲洲河東(今山西永濟縣)人,會昌元年(公元八四一)進士。歷侍御史、尚書郎。因恃才傲物,議論激切,屢忤權貴,故仕途頗不得意。《全唐詩》收錄其詩一卷。《舊唐書》卷一九零,《新唐書》卷二零三皆有傳。 ...
薛逢。 薛逢,字陶臣,蒲洲河東(今山西永濟縣)人,會昌元年(公元八四一)進士。歷侍御史、尚書郎。因恃才傲物,議論激切,屢忤權貴,故仕途頗不得意。《全唐詩》收錄其詩一卷。《舊唐書》卷一九零,《新唐書》卷二零三皆有傳。
揭陽林虞笙孝廉。清代。丘逢甲。 百硯齋中十二方,買從京口壓歸航。漢碑周鼓留殘篆,珍重流傳古揭陽。
秋思四首 其一。宋代。陸游。 湖邊一夜霜,庭樹無秋聲。懶不近筆硯,何以紓幽情。但有一睡耳,展轉無由成。起擁地爐暖,坐待天窗明。
用鹽政姚德寬韻。元代。耶律楚材。 乃祖開元柱石臣,云孫髣髴玉麒麟。從來德炙輿人口,此日恩沾圣世春。欲草薦書學北海,未開東閣愧平津。而今且試調羹手,佇看沙堤繼舊塵。
酬李寄軒。。釋智愚。 寄傲知何所,行藏匪一軒。究心無別旨,鳴道有來源。未先通理不,聲詩不在言。相期湖上寺,執手聽啼猿。
題劉教諭兩山書堂。明代。楊榮。 左峰儼飛蓋,右峰如聚轂。兩峰并高寒,對峙氣清淑。羨爾志沖澹,于焉構書屋。中藏萬卷馀,瑯瑯時誦讀。素燈深夜雨,瀟瀟響梧竹。豈無青藜翁,殷勤訪天祿。白云東西飛,蒼翠宛在目。于茲移教鐸,遠度松溪曲。靜對湛盧清,難忘故山麓。寫此寓高情,尚慕紫陽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