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聞猶惡,人言是所之。一家書絕久,孤驛夢成遲。
八月三湘道,聞猿冒雨時。不須祠楚相,臣節轉堪疑。
別謫者。唐代。楊凝。 此地聞猶惡,人言是所之。一家書絕久,孤驛夢成遲。八月三湘道,聞猿冒雨時。不須祠楚相,臣節轉堪疑。
楊凝(?—802)唐代詩人。字懋功,虢州弘農人,楊憑之弟。生年不詳,約卒于唐德宗貞元十八年。少孤,受母訓。長善文辭,與兄憑、弟凌皆有名。大歷中,踵擢進士第,時號“三楊”。凝由協律郎三遷侍御史,為司封員外郎。坐厘正嫡媵封邑,為權幸所忌,徙吏部。稍遷右司郎中。宣武董晉表為判官。亳州刺史缺,晉以凝行州事,增墾田,決淤堰,筑堤防,水患為息。時孟叔度縱橫撓軍治,凝亦荒于酒。董晉卒,(公元799年)凝走還京師,闔門三年。拜兵部郎中,以痼疾卒。凝著有文集二十卷,《新唐書藝文志》傳于世。 ...
楊凝。 楊凝(?—802)唐代詩人。字懋功,虢州弘農人,楊憑之弟。生年不詳,約卒于唐德宗貞元十八年。少孤,受母訓。長善文辭,與兄憑、弟凌皆有名。大歷中,踵擢進士第,時號“三楊”。凝由協律郎三遷侍御史,為司封員外郎。坐厘正嫡媵封邑,為權幸所忌,徙吏部。稍遷右司郎中。宣武董晉表為判官。亳州刺史缺,晉以凝行州事,增墾田,決淤堰,筑堤防,水患為息。時孟叔度縱橫撓軍治,凝亦荒于酒。董晉卒,(公元799年)凝走還京師,闔門三年。拜兵部郎中,以痼疾卒。凝著有文集二十卷,《新唐書藝文志》傳于世。
長沙郡丞丁君挽詞。宋代。張栻。 廉吏今尤重,朝家詔舉頻。方看千里駕,忽盡百年身。職業憂勞甚,游從笑語真。空令行路嘆,沒后見清貧。
追贊耿侍御年伯。明代。畢自嚴。 大夫矯矯龍鵠姿,才華氣節傾當時。惠文柱后豪右避,埋輪都下豺狼悲。一朝南巡持繡斧,風凜霜冽和甘雨。明有法度幽鬼神,寧能希指濫網罟。浮云蔽日天聽高,江干澤畔空牢騷。仁人放麑誠不忍,獨秉三尺障洪濤。論定司徒還上書,賢奸皎皎列前除。炙手氣燄有時盡,保全忠讜論非虛。況看哲嗣紹前修,慰藉虞淵援魯矛。嗇前豐后較孰勝,且有竹帛光千秋。
臺郡八景。宋代。章甫。 置身高踞澄臺上,放眼遙空碧海中。不使一層樓尚隔,真誇千里目能窮。龍門倒射滄溟日,蜃氣消沉島嶼風。浩淼流波歸巨壑,茫茫大半是朝東。
壬辰重九即席。宋代。韓琦。 中山風物有前緣,經賞重陽第五年。莫為素毛悲晚歲,且吹黃菊酌芳筵。退求僻郡疑邀寵,甘老窮邊似好權。笑問此身何計是,不如嘉節倒垂蓮。
青杏兒。。姬翼。 一氣貫寥寥。冥混里、孰謂鵬蜩。千形萬狀隨空化,乾坤運轉,游塵野馬,都在扶搖。曳屣挈簞瓢。異玉食、肥馬金鑣。薰蕕梟鳳雖殊器,天鈞一點,靈明不昧,各自逍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