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殿嘗聞金口言,詞臣官職是神仙。
三年偶忝西垣職,致身似得文章力。
感激思酬圣主恩,危言所以難緘默。
出入金門與玉堂,屢因狂直拜封章。
御戎救旱無上策,言詞不足動君王。
改官出職歸郎署,粉闈正秩慚叨據。
仍命淮陽頒詔條,元正不得與趨朝。
中書舍人捧寶策,加美微稱尊帝堯。
大明殿里上壽酒,翰林學士先群寮。
獨有淮陽知郡吏,為曲郡符蒙借紫。
閤門引謝正衙辭,撰日忽忽辦行李。
都門柳色早春天,繁臺寺中排祖筵。
離杯滿勸不惜醉,醉別上馬魂黯然。
客心易感須如是,回思故國三千里。
子云相如俱蜀人,我今五十君青春。
春秋鼎盛正清貴,我年漸似下坡輪。
下車猶未逾期月,官舍初經禁煙節。
殘陽乍聽吹角聲,臺榭梨花簇香雪。
獨酌不難何所為,孤懷無緒懷己知。
十八學士相念否,應笑骨凡格且卑。
地仙敢言謫仙宦,海槎卻有上天時。
陳州去京地不遠,莫惜音書來慰勉。
若得工夫可作歌,歌中言語不厭多。
畢三情旨頗似我,向二宋四及李大。
請與副閣王舍人,呈似此歌希唱和。
代書呈蘇易簡學士希寵和見寄以便題之于郡齋。宋代。田錫。 金殿嘗聞金口言,詞臣官職是神仙。三年偶忝西垣職,致身似得文章力。感激思酬圣主恩,危言所以難緘默。出入金門與玉堂,屢因狂直拜封章。御戎救旱無上策,言詞不足動君王。改官出職歸郎署,粉闈正秩慚叨據。仍命淮陽頒詔條,元正不得與趨朝。中書舍人捧寶策,加美微稱尊帝堯。大明殿里上壽酒,翰林學士先群寮。獨有淮陽知郡吏,為曲郡符蒙借紫。閤門引謝正衙辭,撰日忽忽辦行李。都門柳色早春天,繁臺寺中排祖筵。離杯滿勸不惜醉,醉別上馬魂黯然。客心易感須如是,回思故國三千里。子云相如俱蜀人,我今五十君青春。春秋鼎盛正清貴,我年漸似下坡輪。下車猶未逾期月,官舍初經禁煙節。殘陽乍聽吹角聲,臺榭梨花簇香雪。獨酌不難何所為,孤懷無緒懷己知。十八學士相念否,應笑骨凡格且卑。地仙敢言謫仙宦,海槎卻有上天時。陳州去京地不遠,莫惜音書來慰勉。若得工夫可作歌,歌中言語不厭多。畢三情旨頗似我,向二宋四及李大。請與副閣王舍人,呈似此歌希唱和。
田錫(940~1004),字表圣,田錫初名繼沖,后更名為錫。嘉州洪雅(今屬四川眉山市)人,祖籍京兆(今西安),唐末避黃巢之亂定居四川眉州洪雅(今槽漁灘鎮)。曾祖父、祖父均為當時洪雅之名士,太平興國三年(975)進士,官至右諫議大夫。北宋初年政治家和著名作家,在宋初的政壇和文壇享有較高的聲譽。深為宋初士大夫所景仰。 生于晉高祖天福五年,卒于宋真宗咸平六年,年64歲。 ...
田錫。 田錫(940~1004),字表圣,田錫初名繼沖,后更名為錫。嘉州洪雅(今屬四川眉山市)人,祖籍京兆(今西安),唐末避黃巢之亂定居四川眉州洪雅(今槽漁灘鎮)。曾祖父、祖父均為當時洪雅之名士,太平興國三年(975)進士,官至右諫議大夫。北宋初年政治家和著名作家,在宋初的政壇和文壇享有較高的聲譽。深為宋初士大夫所景仰。 生于晉高祖天福五年,卒于宋真宗咸平六年,年64歲。
八聲甘州 寫紅梅寄錢默存教授。近現代。龍榆生。 看一枝、春色逐人來,雙臉暈潮妝。對遙山斜睇,修篁倦倚,照影寒塘。曾是霜侵雪壓,歲月去堂堂。留得芳心在,省識東皇。撩撥何郎詩興,便胡沙掃盡,難近昭陽。甚才通一顧,贏得幾回腸。是冰肌、何曾點污,記那回、憔悴損容光。橫斜影,映簪花格,淡月昏黃。
浣溪紗 連晝蒙霾高臥無緒,素友快遞蟹笥,地址有誤幾未果收,仍倚前調。。幻廬。 漠漠重霾閟曉陰,凝弦恁會子期心。為迷三徑一時尋。濡沫潮橫思可聽,剔黃月滿慰初噙。潛移清寂午將深。
王爺廟次韻黃山谷登快閣。清代。陳忠平。 幾度登臨約未成,偶從雨隙得微晴。煙光色散諸般幻,水鏡天開一線明。香火終年車絡繹,沙丘亙古棘縱橫。我來不為前途卜,但與閒鷗有舊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