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少年稱李謨,眾推橫笛多功夫。當(dāng)時(shí)教坊第一部,算得比衣皆不如。
天津楊柳籠橋綠,朧月澹煙何處宿。不怕金吾禁夜嚴(yán),偷得新翻禁中曲。
曲中次第能記持,盡向喬欄闇譜之。性聰心慧歸來習(xí),分明把向月中吹。
五音嘈囋相攙出,呼宮吸徵尤奇崛。誰羨曹綱善琵琶,未說陽陶能觱栗。
纏聲不斷如連環(huán),重聲忽轉(zhuǎn)如回山。清新不比落梅曲,飄飖乍象霓裳翻。
碎節(jié)繁音交砉騞,南箕鼓風(fēng)簫籟窄。一斛明珠一索穿,撒落金盤催曲拍。
錚摐大抵聲雄豪,歷歷出群宮調(diào)高。豐隆驚得蛟螭起,雨趁云隨初嘯嗥。
每到換頭多頓挫,一聲忽迸疑轟破。玲瓏祇許牙枝催,清脆不容他樂和。
宮城響應(yīng)聲更輝,夜靜月明諸處聞。何人懶憶馬南郡,知予已勝桓將軍。
明皇上樓初聽得,聽罷沈呤都不測。宣令遍詢坊巷中,旋使王人捕入宮。
李謨悉心以實(shí)封,皇慈由是寬其罪。后來落魄如散仙,扁舟玩月江湖天。
繡囊探出金線管,揚(yáng)眉舐唇徒自憐。驚神動鬼吹一曲,指法尤高氣海圓。
波浪無風(fēng)帖然靜,千里水面鋪輕煙。水族精靈潛鼓舞,老龍變見來相顧。
因?qū)㈣F笛相對吹,李謨未識無驚怖。乃知藝但出眾奇,不獨(dú)人知鬼亦知。
李謨吹笛歌。宋代。田錫。 洛陽少年稱李謨,眾推橫笛多功夫。當(dāng)時(shí)教坊第一部,算得比衣皆不如。天津楊柳籠橋綠,朧月澹煙何處宿。不怕金吾禁夜嚴(yán),偷得新翻禁中曲。曲中次第能記持,盡向喬欄闇譜之。性聰心慧歸來習(xí),分明把向月中吹。五音嘈囋相攙出,呼宮吸徵尤奇崛。誰羨曹綱善琵琶,未說陽陶能觱栗。纏聲不斷如連環(huán),重聲忽轉(zhuǎn)如回山。清新不比落梅曲,飄飖乍象霓裳翻。碎節(jié)繁音交砉騞,南箕鼓風(fēng)簫籟窄。一斛明珠一索穿,撒落金盤催曲拍。錚摐大抵聲雄豪,歷歷出群宮調(diào)高。豐隆驚得蛟螭起,雨趁云隨初嘯嗥。每到換頭多頓挫,一聲忽迸疑轟破。玲瓏祇許牙枝催,清脆不容他樂和。宮城響應(yīng)聲更輝,夜靜月明諸處聞。何人懶憶馬南郡,知予已勝桓將軍。明皇上樓初聽得,聽罷沈呤都不測。宣令遍詢坊巷中,旋使王人捕入宮。李謨悉心以實(shí)封,皇慈由是寬其罪。后來落魄如散仙,扁舟玩月江湖天。繡囊探出金線管,揚(yáng)眉舐唇徒自憐。驚神動鬼吹一曲,指法尤高氣海圓。波浪無風(fēng)帖然靜,千里水面鋪輕煙。水族精靈潛鼓舞,老龍變見來相顧。因?qū)㈣F笛相對吹,李謨未識無驚怖。乃知藝但出眾奇,不獨(dú)人知鬼亦知。
田錫(940~1004),字表圣,田錫初名繼沖,后更名為錫。嘉州洪雅(今屬四川眉山市)人,祖籍京兆(今西安),唐末避黃巢之亂定居四川眉州洪雅(今槽漁灘鎮(zhèn))。曾祖父、祖父均為當(dāng)時(shí)洪雅之名士,太平興國三年(975)進(jìn)士,官至右諫議大夫。北宋初年政治家和著名作家,在宋初的政壇和文壇享有較高的聲譽(yù)。深為宋初士大夫所景仰。 生于晉高祖天福五年,卒于宋真宗咸平六年,年64歲。 ...
田錫。 田錫(940~1004),字表圣,田錫初名繼沖,后更名為錫。嘉州洪雅(今屬四川眉山市)人,祖籍京兆(今西安),唐末避黃巢之亂定居四川眉州洪雅(今槽漁灘鎮(zhèn))。曾祖父、祖父均為當(dāng)時(shí)洪雅之名士,太平興國三年(975)進(jìn)士,官至右諫議大夫。北宋初年政治家和著名作家,在宋初的政壇和文壇享有較高的聲譽(yù)。深為宋初士大夫所景仰。 生于晉高祖天福五年,卒于宋真宗咸平六年,年64歲。
霽后郭西間步。清代。朱鐘。 遠(yuǎn)煙畫山色,作意媚新晴。不盡郭西路,有時(shí)花里行。水春交樹影,村午聚雞聲。小借茅亭坐,溪田看耦耕。
別詩三首(2)。兩漢。佚名。 其一有鳥西南飛,熠熠似蒼鷹。朝發(fā)天北隅,暮聞日南陵。欲寄一言去,托之箋彩繒。因風(fēng)附輕翼,以遺心蘊(yùn)蒸。鳥辭路悠長,羽翼不能勝。意欲從鳥逝,駑馬不可乘。其二晨風(fēng)鳴北林,熠耀東南飛。愿言所相思,日暮不垂帷。明月照高樓,想見余光輝。玄鳥夜過庭,仿佛能復(fù)飛。褰裳路踟躕,彷徨不能歸。浮云日千里,安知我心悲。思得瓊樹枝,以解長渴饑。其三童童孤生柳,寄根河水泥。連翩游客子,于冬服涼衣。去家千余里,一身常渴饑。寒夜立清庭,仰瞻天漢湄。寒風(fēng)吹我骨,嚴(yán)霜切我肌。憂心常慘戚,晨風(fēng)為我悲。瑤光游何速,行愿去何遲。仰視云間星,忽若割長帷。低頭還自憐,盛年行已衰。依依戀明世,愴愴難久懷。
裸蟲擾擾夢方酣,白馬潮來撼赭龕。得勝名花夸大北,翻新捷徑走終南。
蒙莊玩世甘呼馬,越石論交負(fù)解驂。冷盡山中煨芋火,擁爐人懶共僧談。
寄懷菽園,兼訊蘭史,疊次曉滄韻 其三。清代。丘逢甲。 裸蟲擾擾夢方酣,白馬潮來撼赭龕。得勝名花夸大北,翻新捷徑走終南。蒙莊玩世甘呼馬,越石論交負(fù)解驂。冷盡山中煨芋火,擁爐人懶共僧談。
題善山院。宋代。許安仁。 瓦爐柏子裊殘煙,午夢醒時(shí)一暢然。不悟功名負(fù)終老,荒山饑走又三年。
題劉教諭兩山書堂。明代。楊榮。 左峰儼飛蓋,右峰如聚轂。兩峰并高寒,對峙氣清淑。羨爾志沖澹,于焉構(gòu)書屋。中藏萬卷馀,瑯瑯時(shí)誦讀。素?zé)羯钜褂辏瑸t瀟響梧竹。豈無青藜翁,殷勤訪天祿。白云東西飛,蒼翠宛在目。于茲移教鐸,遠(yuǎn)度松溪曲。靜對湛盧清,難忘故山麓。寫此寓高情,尚慕紫陽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