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端有衲子緣,獨喜時時聽三下。
莫向諸方說久參,白頭且結淮南夏。
四月十五日飯于因勝。宋代。吳則禮。 老子端有衲子緣,獨喜時時聽三下。莫向諸方說久參,白頭且結淮南夏。
吳則禮 公元?年至一1121年字子副,富川(一作永興,今湖北陽新)人。生年不詳,卒于宋徽宗宣和三年。以父蔭入仕。會為軍器監主簿,因事謫荊州。官至直秘閣,知虢州。工詩,與唐庚、曾紆、陳道諸名士唱和。晚年居豫章,自號北湖居士。則禮著有北湖集十卷,長短句一卷,《書錄解題》并傅于代。 ...
吳則禮。 吳則禮 公元?年至一1121年字子副,富川(一作永興,今湖北陽新)人。生年不詳,卒于宋徽宗宣和三年。以父蔭入仕。會為軍器監主簿,因事謫荊州。官至直秘閣,知虢州。工詩,與唐庚、曾紆、陳道諸名士唱和。晚年居豫章,自號北湖居士。則禮著有北湖集十卷,長短句一卷,《書錄解題》并傅于代。
破賊凱歌八章 其三。宋代。李正民。 萬幕如云振鼓鼙,角聲嗚咽馬驚嘶。亞夫持重惟堅壁,應為桑榆太白低。
宿宛陵書院。明代。程敏政。 自從刪述來,詩道幾更變。騷些無遺聲,漢魏起群彥。謝絕及宋沈,入眼已蔥茜。頹波日東馳,李杜出而殿。當時多渾成,豈必事精鍊。云胡倡唐音,趍者若郵傳。坐令詩道衰,花月動相眩。千載宛陵翁,惟我獨歆羨。翁詞最古雅,翁才亦豐贍。一代吟壇中,張主力不勌。遂使天地間,留此中興卷。如何近代子,落落寡稱善。紛紜較唐宋,甄取失良賤。無乃久浸淫,曾靡得真見。渺渺歲將夕,南來宛陵縣。頓首升翁堂,松竹猶眷眷。感慨撫陳跡,江水一再奠。我心夙景仰,我學誠襪線。上想三百篇,斯境復誰薦。
得江西報六言十首。宋代。劉克莊。 但見盈城盈野,誰能去食去兵。山東河北卷土,江右湖南失耕。
頌一百則。。釋重顯。 要平不平,大巧若拙。若指或掌,倚天照雪。大冶兮磨礱不下,良工兮拂拭未歇。別別,珊瑚枝枝撐著月。
集義齋。魏晉。張載。 小齋新創得新名,大筆標題字勢輕。養勇所期戾孟子,動心那肯詫齊卿。川流有本源源聽,月入容光處處明。此道幾人能仿佛,浪言徒遣俗儒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