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湖錐也無,四海一兒子。
此生吾知之,不過老病死。
五斗一強謀,要飽聊爾耳。
禿發猶讀書,盡勝種種事。
初解行腳包,問訊長淮水。
端欲洗枯腸,相見輒歡喜。
將借官屋居,聊復置床幾。
更煮楚州糜,尚欠淮南睡。
手中楞嚴經,咀嚼真有味。
姑降老鼻雷,豈復論字義。
再至山陽。宋代。吳則禮。 北湖錐也無,四海一兒子。此生吾知之,不過老病死。五斗一強謀,要飽聊爾耳。禿發猶讀書,盡勝種種事。初解行腳包,問訊長淮水。端欲洗枯腸,相見輒歡喜。將借官屋居,聊復置床幾。更煮楚州糜,尚欠淮南睡。手中楞嚴經,咀嚼真有味。姑降老鼻雷,豈復論字義。
吳則禮 公元?年至一1121年字子副,富川(一作永興,今湖北陽新)人。生年不詳,卒于宋徽宗宣和三年。以父蔭入仕。會為軍器監主簿,因事謫荊州。官至直秘閣,知虢州。工詩,與唐庚、曾紆、陳道諸名士唱和。晚年居豫章,自號北湖居士。則禮著有北湖集十卷,長短句一卷,《書錄解題》并傅于代。 ...
吳則禮。 吳則禮 公元?年至一1121年字子副,富川(一作永興,今湖北陽新)人。生年不詳,卒于宋徽宗宣和三年。以父蔭入仕。會為軍器監主簿,因事謫荊州。官至直秘閣,知虢州。工詩,與唐庚、曾紆、陳道諸名士唱和。晚年居豫章,自號北湖居士。則禮著有北湖集十卷,長短句一卷,《書錄解題》并傅于代。
琳老所居植竹發筍而草茁其傍作詩見寄為賦一。宋代。毛滂。 春風吹瑯玕,夏長蒼龍孫。未見拂云梢,已引鞭驥根。包藏霜雪姿,隱忍苔蘚痕。其傍茁小草,同出東帝恩,恩深草先高,抱籜殊未掀。歲寒兩何如,一笑凝詩魂。
春日賜金園間居即事。清代。張廷玉。 溪流曲曲繞柴門,石作屏風樹作垣。每與野人臨水坐,梅花香里話君恩。
采桑子 其二。。趙文漪。 春光暗把流年換,休解相思。紅豆開時。好趁東風折一枝。云涯望里長干路,乍怯單衣。細雨霏微。舊日池臺燕未歸。
送從弟籌任告成尉。唐代。許棠。 海上從戎罷,嵩陽佐縣初。故人皆羨去,吾祖舊曾居。地古多生藥,溪靈不聚魚。唯應尋隱者,閑寺講仙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