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本躬耕,樊遲請學稼。
力田乃有秋,暑雨敢咨夏。
圣賢每憂民,孔墨不遑暇。
因思比歲饑,可謂越俗乍。
豈惟農夫驚,亦使達官怕。
倉無矯制發,米涌在東價。
居然望豐年,譬彼求時夜。
畫壤來福星,上熟壓中下。
二麥剩割云,五菜紛繞舍。
苗根舒薤本,黍莟拆榴罅。
龍鱗原鏤塍,燕尾水分汊。
毨獸將西成,秧馬豈虛跨。
劭農收奇勛,省斂不更駕。
豫為鄞鄉謀,復廣它山{左王右霸}。
功比昔賢倍,政隨時雨化。
愿刻可齋詩,端與雅頌亞。
再用韻。宋代。鄭清之。 孔明本躬耕,樊遲請學稼。力田乃有秋,暑雨敢咨夏。圣賢每憂民,孔墨不遑暇。因思比歲饑,可謂越俗乍。豈惟農夫驚,亦使達官怕。倉無矯制發,米涌在東價。居然望豐年,譬彼求時夜。畫壤來福星,上熟壓中下。二麥剩割云,五菜紛繞舍。苗根舒薤本,黍莟拆榴罅。龍鱗原鏤塍,燕尾水分汊。毨獸將西成,秧馬豈虛跨。劭農收奇勛,省斂不更駕。豫為鄞鄉謀,復廣它山{左王右霸}。功比昔賢倍,政隨時雨化。愿刻可齋詩,端與雅頌亞。
鄭清之(1176—1251)南宋大臣。初名燮,字德源、文叔,別號安晚,慶元道鄞縣(今浙江寧波)人。嘉泰二年進士及第。歷官光祿大夫,左、右丞相,太傅,衛國公(齊國公)等。淳祐末年,元兵大舉侵宋,鄭清之進十龜元吉箴勸帝勵精圖治,未能實施,而后退仕隱居,諡忠定,著有《安晚集》六十卷。 ...
鄭清之。 鄭清之(1176—1251)南宋大臣。初名燮,字德源、文叔,別號安晚,慶元道鄞縣(今浙江寧波)人。嘉泰二年進士及第。歷官光祿大夫,左、右丞相,太傅,衛國公(齊國公)等。淳祐末年,元兵大舉侵宋,鄭清之進十龜元吉箴勸帝勵精圖治,未能實施,而后退仕隱居,諡忠定,著有《安晚集》六十卷。
以行自西山還相訪。明代。何景明。 聞汝西山去,題詩十日還。獨行翠微里,應到玉泉灣。石璧云孤裊,冬巖菊自斑。煙霞發妙思,高詠眇塵寰。
百字令 送蔡竹濤游太原和顧庵學士韻。清代。龔鼎孳。 入秦蔡澤,急橫金躍馬、難甘雌伏。今代才名羈旅客,醉倚長楊拋筑,一雁清秋,三關落日,人比蕭蕭竹。薄游書劍,官齋移楊堪宿。試問懸甕風煙,青城花月,此景曾陵谷。極眺高歌偕騎省,指點殘楓剩槲。越石登樓,太真披扇,天湊清狂福。歸來重九,新詞珠定盈斛。
宿隱微山房。元代。華幼武。 二月蘭舟泊上宮,春云不雨玉壇空。苔生白石斑斑綠,魚養丹池個個紅。對酒燭分花底夜,出簾香散竹間風。高寒未覺仙臺遠,只比相逢似夢中。
塞上二首 其一。。肅靖王。 天山青控戍樓中,畫角嗚嗚咽晚空。沙磧雨頹逢箭鏃,戰場風急轉河蓬。李陵望國臺猶在,蔡琰悲笳怨未窮。獵騎遙遙入霜霧,鸊鵜泉外夕陽紅。
同郭師圣司空仲容探韻得江字。宋代。馮時行。 孤月流高天,分影遍千江。我來無人境,亦復窺幽窗。好客如佳月,開門輒摐摐。月到客亦到,不隔山{左山上兇下兒}谾。把手入茅廬,笑語鐘新撞。一鳴驚人友,更挾飛鳧雙。連璧光照眼,老我心所降。呼童洗瓦盞,竹葉傾冊山缸。清溪漱鳴玉,老樹森高幢。更招二三子,放懷山水邦。分題得佳句,一字鼎可扛。男兒樹勛德,出手便可椿。愿移詩句力,挽俗還純厖。惟予心已灰,庶幾鹿門龐。
謝巖起惠支頤二首 其二。宋代。韋驤。 引髭聊試頗安然,正好憑依學坐禪。兒女環觀齊指笑,朱顏猶未怯雙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