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惡移人信有力,宮姬尚取昆崙織。剛姿未必廣平愛,皓首誰憐趙岐息。
夷車衡茝蓀芷荃,富矣離騷誇博識。靈均頌橘不及梅,內白孰為有精色。
夫何卞玉楚見棄,素榮無乃珷玞石。
梅古賢人又何怨,伯夷正自求仁得。氏以墨胎端自污,請效公輸為削墨。
昨雖移韻于蘭然石鼎聯(lián)章不可以不成也再賦一則語以殿眾作亦騷之亂詞云 其一。宋代。鄭清之。 好惡移人信有力,宮姬尚取昆崙織。剛姿未必廣平愛,皓首誰憐趙岐息。夷車衡茝蓀芷荃,富矣離騷誇博識。靈均頌橘不及梅,內白孰為有精色。夫何卞玉楚見棄,素榮無乃珷玞石。梅古賢人又何怨,伯夷正自求仁得。氏以墨胎端自污,請效公輸為削墨。
鄭清之(1176—1251)南宋大臣。初名燮,字德源、文叔,別號安晚,慶元道鄞縣(今浙江寧波)人。嘉泰二年進士及第。歷官光祿大夫,左、右丞相,太傅,衛(wèi)國公(齊國公)等。淳祐末年,元兵大舉侵宋,鄭清之進十龜元吉箴勸帝勵精圖治,未能實施,而后退仕隱居,諡忠定,著有《安晚集》六十卷。 ...
鄭清之。 鄭清之(1176—1251)南宋大臣。初名燮,字德源、文叔,別號安晚,慶元道鄞縣(今浙江寧波)人。嘉泰二年進士及第。歷官光祿大夫,左、右丞相,太傅,衛(wèi)國公(齊國公)等。淳祐末年,元兵大舉侵宋,鄭清之進十龜元吉箴勸帝勵精圖治,未能實施,而后退仕隱居,諡忠定,著有《安晚集》六十卷。
憶昔六首 其一。明代。李夢陽。 巳巳蒙塵數(shù)郭登,馳驅國難有楊弘。如今豈乏熊羆輩,比較元非擊搏能。
壬辰重九即席。宋代。韓琦。 中山風物有前緣,經賞重陽第五年。莫為素毛悲晚歲,且吹黃菊酌芳筵。退求僻郡疑邀寵,甘老窮邊似好權。笑問此身何計是,不如嘉節(jié)倒垂蓮。
點絳唇 劉峻度席上聽女郎度曲。明代。宋琬。 子夜清歌,隔簾疑在青天外。瓊簫玉管。莫把鶯喉礙。紗帽籠頭,卸卻殘妝戴。嬌羞壞。廣場無奈。初學男兒拜。
題峻極下院列岫亭詩。宋代。李廌。 早訝年年狂士來,每來亭上獨徘徊。山應又喜添知己,去後山容似死灰。
次韻叔向。宋代。韓淲。 君在南湖住,我同東郭游。陳蕃無下榻,王粲有登樓。吟苦詩陶寫,酣沉酒拍浮。德輝天外鳳,機靜水邊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