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未科斗,圖書未龜龍。
粲然天地間,此理觸處逢。
是謂象這祖,而為數(shù)之宗。
吳犧古神圣,先得人所同。
文因而繇之,旦出亦并雄。
訖于我孔圣,天命滋益恭。
渾然一理貫,密察而從容。
刮變與象占,四者固所崇。
推辭以知變,象占在其中。
荒荒秦漢后,學者昧所從。
不以災(zāi)異會,則心虛元通。
天開周程子,易道乃復(fù)東。
動靜靜復(fù)動,終始始而終。
上承千年緒,下起百世風。
同時有邵子,講道于伊嵩。
天地之運化,陰陽之無窮。
即物驗消長,先幾知吉兇。
邵子極道數(shù),獨立幾無戎。
二程自周孔,為時開夢夢。
其歸則一耳,昧者結(jié)忡忡。
學之將柰何,矧余倍顓蒙。
要知羲皇心,須踏周孔蹤。
次韻張?zhí)┑糜嗨z二程先生集辯二程戲邵子。宋代。魏了翁。 文字未科斗,圖書未龜龍。粲然天地間,此理觸處逢。是謂象這祖,而為數(shù)之宗。吳犧古神圣,先得人所同。文因而繇之,旦出亦并雄。訖于我孔圣,天命滋益恭。渾然一理貫,密察而從容。刮變與象占,四者固所崇。推辭以知變,象占在其中。荒荒秦漢后,學者昧所從。不以災(zāi)異會,則心虛元通。天開周程子,易道乃復(fù)東。動靜靜復(fù)動,終始始而終。上承千年緒,下起百世風。同時有邵子,講道于伊嵩。天地之運化,陰陽之無窮。即物驗消長,先幾知吉兇。邵子極道數(shù),獨立幾無戎。二程自周孔,為時開夢夢。其歸則一耳,昧者結(jié)忡忡。學之將柰何,矧余倍顓蒙。要知羲皇心,須踏周孔蹤。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華父,號鶴山,邛州蒲江(今屬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學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贈太師、秦國公,謚文靖。魏了翁反對佛、老“無欲”之說,認為圣賢只言“寡欲”不言“無欲”,指出“虛無,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學,但也懷疑朱注各經(jīng)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極,而人心已又為天地之太極”,強調(diào)“心”的作用,又和陸九淵接近。能詩詞,善屬文,其詞語意高曠,風格或清麗,或悲壯。著有《鶴山全集》、《九經(jīng)要義》、《古今考》、《經(jīng)史雜鈔》、《師友雅言》等,詞有《鶴山長短句》。 ...
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華父,號鶴山,邛州蒲江(今屬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學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贈太師、秦國公,謚文靖。魏了翁反對佛、老“無欲”之說,認為圣賢只言“寡欲”不言“無欲”,指出“虛無,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學,但也懷疑朱注各經(jīng)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極,而人心已又為天地之太極”,強調(diào)“心”的作用,又和陸九淵接近。能詩詞,善屬文,其詞語意高曠,風格或清麗,或悲壯。著有《鶴山全集》、《九經(jīng)要義》、《古今考》、《經(jīng)史雜鈔》、《師友雅言》等,詞有《鶴山長短句》。
棲云庵。宋代。李綱。 禪老幽棲地,云峰尺五天。江湖縈縞帶,世界廓青蓮。說法三乘外,藏身萬象巔。潛虬蟠不去,應(yīng)聽祖師禪。
題云林畫。元代。黃公望。 遠望云山隔秋水,近看古木擁陂陀。居然相對六君子,正直特立無偏頗。
公娼行。。洪繻。 華人以娼為敗風,東人以娼作奉公。王家徵稅夜夜同,公娼廳事明燈紅。插花盈頭發(fā)一蓬,花布裹身舞氋氃。貼腰作褥系腰后,人各一端搖玲瓏。比目交頸記點鐘,無遮、無礙雌與雄。從此煙花添故事,不須羞澀如吳儂。
初八日微雨明日猶有賜意作兩絕句 其二。宋代。趙蕃。 不堪積暑滯煩疴,幸甚新涼脫網(wǎng)羅。聞道重陽更逢閏,今年節(jié)意屬秋多。
自甲浦道太湖四十里見異香諸山喜而有作。明代。沈周。 清苕達宜興,道湖已成算。仆夫卻告難,風浪卒莫玩。勸我陟山麓,正爾免憂患。彼此有得失,我臆殊未斷。譬山行見湖,昏昏秪浩瀚。何如行湖中,坐見山秀爛。仆尚請決筮,得《需》利在彖。毅然促飛櫓,猛進不復(fù)懦。探穴有虎子,履險獲奇觀。出浦即會勝,列障擁一岸。遙思攬吳香,妄意覓仙幔。群聳西若監(jiān),巨浸東罔畔。天謂湖太淫,設(shè)此似按攤。云濤日沖撞,石趾力抵捍。輸贏各無能,兩壘對楚漢。我行鋒鏑間,便以老命判。山疑相慰藉,逐逐笑供玩。始有舟楫虞,盡被山破散。山亦有情狀,要我綺語贊。氣聚勢則附,形散脈復(fù)貫。遠近相衍迤,中自存博換。雖靜有動機,萬態(tài)紛變亂。虬龍徐蜿蜒,獅猊悍奔竄。夷突各不一,小大略相半。正展芙蓉屏,橫亙蒼玉案。晴縠縐日光,莫熨錦繡段。金庭與玉柱,遠弄波影燦。歷眼四十程,續(xù)續(xù)青不斷。平生詫傳聞,信美非謾讕。修辭聊梗槩,歸憶庶可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