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山不見理,真假析為二。
看假作真山,細大豈殊致。
鄰翁憐索居,奉我石一塊。
嵌空會短小,枯澀少堅膩。
承以下巖紫,其體潤而細。
翁言白鹿皮,蒼璧慚倒置。
殷勤加謝翁,分別非所會。
但見眼中山,幾立出塵外。
侵寒欲清癯,向晚變孤翠。
蕭蕭風雨天,云氣或冥晦。
雖地禽鳥聲,頗若巖洞邃。
側耳聽其中,恐有隱者在。
鄰翁以紫石斛承粗山一塊為予書室這奉斛蓋端。宋代。鄭剛中。 見山不見理,真假析為二。看假作真山,細大豈殊致。鄰翁憐索居,奉我石一塊。嵌空會短小,枯澀少堅膩。承以下巖紫,其體潤而細。翁言白鹿皮,蒼璧慚倒置。殷勤加謝翁,分別非所會。但見眼中山,幾立出塵外。侵寒欲清癯,向晚變孤翠。蕭蕭風雨天,云氣或冥晦。雖地禽鳥聲,頗若巖洞邃。側耳聽其中,恐有隱者在。
鄭剛中(1088年—未知),字亨仲,婺州金華人。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紹興二十四年,年六十七歲。登紹興進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撫副使,治蜀頗有方略,威震境內。初剛中嘗為秦檜所薦;后檜怒其在蜀專擅,罷責桂陽軍居住。再責濠州團練副使,復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檜死,追謚忠愍。剛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編)三十卷,《四庫總目》又有周易窺余、經(jīng)史專音等,并傳於世。 ...
鄭剛中。 鄭剛中(1088年—未知),字亨仲,婺州金華人。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紹興二十四年,年六十七歲。登紹興進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撫副使,治蜀頗有方略,威震境內。初剛中嘗為秦檜所薦;后檜怒其在蜀專擅,罷責桂陽軍居住。再責濠州團練副使,復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檜死,追謚忠愍。剛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編)三十卷,《四庫總目》又有周易窺余、經(jīng)史專音等,并傳於世。
爽。。弘歷。 一雨如期盡滌炎,山中颯爽十分添。花香鳥語無邊樂,近景遐觀取次拈。細霧常霏雙足底,輕云猶戀半峰尖。雄風披處心誠快,已見千村足碾?。
荻花楓葉醉為鄉(xiāng),每憶臨分一鼎香。枉費光陰驚老大,略無治行愧循良。
歸心來往雞豚社,清思消磨雁鶩行。且喜弦歌馀樂地,好詩句句挾風霜。
次韻黃子馀惠雙井茶二首 其一。宋代。洪適。 荻花楓葉醉為鄉(xiāng),每憶臨分一鼎香。枉費光陰驚老大,略無治行愧循良。歸心來往雞豚社,清思消磨雁鶩行。且喜弦歌馀樂地,好詩句句挾風霜。
小游仙(十首)。明代。桑悅。 日輪赫赫起東溟,真火抽添養(yǎng)白庭。湯谷蕭蕭萬竿竹,裁書少昊借秋聲。
慈湖中流遇大風舟危甚食時風止游靈巖寺。宋代。張耒。 心悸西江浪似山,眼明僧舍一窗閑。從今要見廬山面,畫作屏風靜處看。
摘芳詞·鶯聲寂太平時。。宋一鴻。 良夜迢迢低玉繩,望雙星。羅衣偷卸若為情,細叮嚀。拗住銀鉤紅燭背,悄無聲。是何意態(tài)意怦怦。問卿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