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越佳山水,城樓枕北湖。
丘陵助形勢,溝洫借膏腴。
晚景群峰會,春流眾壑趨。
自知千載后,歌調有農天。
北湖。宋代。陶弼。 寧越佳山水,城樓枕北湖。丘陵助形勢,溝洫借膏腴。晚景群峰會,春流眾壑趨。自知千載后,歌調有農天。
陶弼(1015—1078)宋代詩人。字商翁,永州(今湖南省祁陽縣)人。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卒于神宗元豐元年。,年六十四歲。倜儻知兵,能為詩,有“左詩書,右孫吳”之譽。慶歷中(1045年左右)楊畋討湖南猺,授以兵,使往襲,大破之。以功得朔陽主簿,調朔陽令。兩知邕州,綏輯惠養,善政甚多。進西上閣門使,留知順州。交人襲取桄榔,弼獲間諜,諭以逆順,縱之去,終弼任不敢犯。神宗元豐元年(1078年)改東上閣門使,未拜,卒。弼的著作,本有集十八卷,今僅存《邕州小集》一卷,《四庫總目》傳于世。事跡見《豫章先生文集》卷二二《陶君墓志銘》。 ...
陶弼。 陶弼(1015—1078)宋代詩人。字商翁,永州(今湖南省祁陽縣)人。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卒于神宗元豐元年。,年六十四歲。倜儻知兵,能為詩,有“左詩書,右孫吳”之譽。慶歷中(1045年左右)楊畋討湖南猺,授以兵,使往襲,大破之。以功得朔陽主簿,調朔陽令。兩知邕州,綏輯惠養,善政甚多。進西上閣門使,留知順州。交人襲取桄榔,弼獲間諜,諭以逆順,縱之去,終弼任不敢犯。神宗元豐元年(1078年)改東上閣門使,未拜,卒。弼的著作,本有集十八卷,今僅存《邕州小集》一卷,《四庫總目》傳于世。事跡見《豫章先生文集》卷二二《陶君墓志銘》。
或勸病中不宜數親文墨,醫亦歸咎,題四絕以。宋代。范成大。 作字腕中百斛,吟詩天外片心。習氣吹劍一吷,病軀垂堂千金。意馬場中汗血,隙駒影里心灰。吉蠲筆墨安用,付與蛛絲壁煤。詩成徒能泣鬼,博塞未必亡羊。剛將妄言綺語,認作錦心繡腸。師*尚合余燼,羹熱休吹冷虀。解酲縱無五斗,且復月攘一雞
夜聞雪作口占。明代。顧清。 山水皆言八曲幽,何人肯向雪中游。于今便合成嘉話,不待他年記某丘。
集義齋。魏晉。張載。 小齋新創得新名,大筆標題字勢輕。養勇所期戾孟子,動心那肯詫齊卿。川流有本源源聽,月入容光處處明。此道幾人能仿佛,浪言徒遣俗儒驚。
雜詩九首 其七。明代。王廷陳。 芳春驟青驪,遨游楚江濱。道旁若堂封,云是呂王墳。衢路化陌阡,臺館盡燒焚。陰風嘯寒鴟,古隧翔狐群。牛羊牧其巔,淩藉日繽紛。生存華屋居,嬪妾從如云。一朝寱重泉,貴賤何由分。龐公困隴畝,耕稼良已勤。誰知千載后,史冊播馀芬。
一叢花。清代。陸求可。 六花堆積滿乾坤,一色更無痕。但分山水高低處,與林廬城郭江村。蠟屐扶筇,印生屐齒,回首失柴門。不知明月照黃昏,步步踏瑤琨。誰憐東郭先生苦,偶行吟、露出鞋跟。莫笑孫康,讀書相映,不復問饔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