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游跨兩春,胸次飽塵滓。無人抉河漢,為我一浣洗。
故人富清制,放筆如翻水。此間渺無津,滂沛到筆底。
長須遣大軸,光彩照窗幾。我時食對案,驚喜失箸匕。
風雅間何闊,稍復聞正始。滌除塵想滅,肝肺挹清泚。
早年上金閨,氣劘諸彥壘。風斤運無旁,四座羞血指。
骎骎跨驄馬,奔輪不容柅。負大難為力,得坎聊復止。
熙辰崇盛典,潤色待東里。風云吐憤郁,事業振奇偉。
馀暇賦天臺,金聲追祖禰。
謝孫仲益察院借示詩卷。宋代。張守。 客游跨兩春,胸次飽塵滓。無人抉河漢,為我一浣洗。故人富清制,放筆如翻水。此間渺無津,滂沛到筆底。長須遣大軸,光彩照窗幾。我時食對案,驚喜失箸匕。風雅間何闊,稍復聞正始。滌除塵想滅,肝肺挹清泚。早年上金閨,氣劘諸彥壘。風斤運無旁,四座羞血指。骎骎跨驄馬,奔輪不容柅。負大難為力,得坎聊復止。熙辰崇盛典,潤色待東里。風云吐憤郁,事業振奇偉。馀暇賦天臺,金聲追祖禰。
(1084—1145)常州晉陵人,字子固,一字全真,號東山居士。徽宗崇寧二年進士。擢監察御史。高宗建炎初上防淮渡江利害六事,主張恢復中原,反對畫江自守。歷御史中丞、翰林學士、同簽書樞密院事。四年,除參知政事。未幾罷知紹興府,改福州。六年,復參知政事,兼權樞密院事。后歷知婺州、洪州、建康府。卒謚文靖。有《毗陵集》。 ...
張守。 (1084—1145)常州晉陵人,字子固,一字全真,號東山居士。徽宗崇寧二年進士。擢監察御史。高宗建炎初上防淮渡江利害六事,主張恢復中原,反對畫江自守。歷御史中丞、翰林學士、同簽書樞密院事。四年,除參知政事。未幾罷知紹興府,改福州。六年,復參知政事,兼權樞密院事。后歷知婺州、洪州、建康府。卒謚文靖。有《毗陵集》。
次韻和秋扇。宋代。強至。 形如圓月色欺霜,曾許佳人掩面藏。袁守揚風方慰愜,班姬中道忽悲涼。自知掌握初經用,豈顧塵埃此暫傷。只恐來年清暑殿,別將紈素上君堂。
隱士五首 其一 楚狂。明代。程敏政。 天王不西狩,列國多游士。楚狂獨何人,長歌向夫子。慷慨鳳德衰,當已胡弗已。晏歲草木蕃,吾道亦云否。岐山鳥不至,吾已方自此。
懷舊。宋代。李正民。 遁跡漁鹽遠市朝,回廊落葉響蕭蕭。云迷嶺岫天將雪,草沒汀洲海上潮。欲寄新詩人杳杳,重尋舊會恨迢迢。暮年更欠劉龔語,門翳蓬蒿轉寂寥。
贈張長史時言 其一。。嚴嵩。 魯衛親藩大,衡廬楚道長。除書登國傅,歸棹指江□。仙醞濃堪致,家音近易將。河間今禮樂,陪從有□□。
有人示山水畫卷以為元暉作求詩。宋代。戴表元。 硯山山下小於菟,文彩斕斑今亦無。一塢亂云濃似漆,春風吹夢過西湖。
中書侍郎傅公挽詞 其二。宋代。范祖禹。 洛社瞻賢躅,書筵繼老成。聲容陪夙昔,論議想平生。節與盤山峻,名隨沇水清。草堂空舊隱,松月為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