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春未動,兀坐秋忽老。客懷飽世味,塵土不容澡。
尚馀筆硯癖,俯仰半華皓。中年得異書,夜諷或至卯。
爾來口生棘,妙語時耳剽。故人吾臭味,囊帙富緗縹。
什襲秘不傳,凜若璧在趙。念茲訪遺逸,從人掇殘藁。
何當發(fā)其藏,囷廩一傾倒。窮途百態(tài)惡,歸思疾飛鳥。
終當饋所有,共此絕代寶。歲晚同吟哦,乘風上蓬島。
姚志道有書輒不借戲呈。宋代。張守。 我來春未動,兀坐秋忽老。客懷飽世味,塵土不容澡。尚馀筆硯癖,俯仰半華皓。中年得異書,夜諷或至卯。爾來口生棘,妙語時耳剽。故人吾臭味,囊帙富緗縹。什襲秘不傳,凜若璧在趙。念茲訪遺逸,從人掇殘藁。何當發(fā)其藏,囷廩一傾倒。窮途百態(tài)惡,歸思疾飛鳥。終當饋所有,共此絕代寶。歲晚同吟哦,乘風上蓬島。
(1084—1145)常州晉陵人,字子固,一字全真,號東山居士。徽宗崇寧二年進士。擢監(jiān)察御史。高宗建炎初上防淮渡江利害六事,主張恢復中原,反對畫江自守。歷御史中丞、翰林學士、同簽書樞密院事。四年,除參知政事。未幾罷知紹興府,改福州。六年,復參知政事,兼權樞密院事。后歷知婺州、洪州、建康府。卒謚文靖。有《毗陵集》。 ...
張守。 (1084—1145)常州晉陵人,字子固,一字全真,號東山居士。徽宗崇寧二年進士。擢監(jiān)察御史。高宗建炎初上防淮渡江利害六事,主張恢復中原,反對畫江自守。歷御史中丞、翰林學士、同簽書樞密院事。四年,除參知政事。未幾罷知紹興府,改福州。六年,復參知政事,兼權樞密院事。后歷知婺州、洪州、建康府。卒謚文靖。有《毗陵集》。
襄陽公宅飲。唐代。孟浩然。 窈窕夕陽佳,豐茸春色好。欲覓淹留處,無過狹斜道。綺席卷龍須,香杯浮瑪瑙。北林積修樹,南池生別島。手撥金翠花,心迷玉紅草。談笑光六義,發(fā)論明三倒。座非陳子驚,門還魏公掃。榮辱應無間,歡娛當共保。
寄懷菽園,兼訊蘭史,疊次曉滄韻 其三。清代。丘逢甲。 裸蟲擾擾夢方酣,白馬潮來撼赭龕。得勝名花夸大北,翻新捷徑走終南。蒙莊玩世甘呼馬,越石論交負解驂。冷盡山中煨芋火,擁爐人懶共僧談。
臨江仙 其一。宋代。周紫芝。 水遠山長何處去,欲行人似孤云。十分瘦損沈休文。忍將秋水鏡,容易與君分。試問梨花枝上雨,為誰彈滿清尊。一江風月黯離魂。平波催短棹,小立送黃昏。
滿江紅。清代。顧太清。 冒雪沖寒,崎嶇路、馬蹄奔走。望不盡、遠山冠玉,六花飛湊。碧瓦遙瞻心似剖,殯宮展拜澆杯酒。哭慈親、血淚染麻衣,斑斑透。故人意,休辜負。鄉(xiāng)間味,甘消受。費松柴一灶,余糧半斗。好客豈拘貧與富,充饑莫論精和陋。飯王孫、粗糲菜根香,逢漂母。
挽京口使君豐郎中十首。宋代。劉宰。 妙年意氣已橫秋,不為身謀為國謀。斥去佞臣談笑里,英名高壓漢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