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羨高門聯甲乙,欲傍林泉老蓬蓽。田間筑室路三杈,亭子蔭茅檐四出。
春霖竹牖上蝸牛,夏夜藜床吟蟋蟀。茅亭雖小容舒嘯,丘壑胸中故超軼。
晨窗晚徑足披風,細柳修篁長障日。閉關已作柴桑趣,況有腴田供種秫。
客來共醉甕頭春,長嘯一聲百憂失。遙想妖氛纏象魏,忍見風塵侵警蹕。
勿憂蘇門真避世,要似武侯時抱膝。我紆郡紱病且衰,欲報君恩老無術。
簪裳未覺柴柵殊,鼓吹殆與池蛙一。簿領幾回迷老眼,況復伸眉縱狂率。
已慚成瑨功曹諺,空憶劉琨胡騎逸。遐想東皋落成處,欲往從之足雙桎。
夢君琢句俯清流,春草池塘到詩律。便應投紱賦歸來,肯待子平婚嫁畢。
題舍弟舒嘯亭。宋代。張守。 不羨高門聯甲乙,欲傍林泉老蓬蓽。田間筑室路三杈,亭子蔭茅檐四出。春霖竹牖上蝸牛,夏夜藜床吟蟋蟀。茅亭雖小容舒嘯,丘壑胸中故超軼。晨窗晚徑足披風,細柳修篁長障日。閉關已作柴桑趣,況有腴田供種秫。客來共醉甕頭春,長嘯一聲百憂失。遙想妖氛纏象魏,忍見風塵侵警蹕。勿憂蘇門真避世,要似武侯時抱膝。我紆郡紱病且衰,欲報君恩老無術。簪裳未覺柴柵殊,鼓吹殆與池蛙一。簿領幾回迷老眼,況復伸眉縱狂率。已慚成瑨功曹諺,空憶劉琨胡騎逸。遐想東皋落成處,欲往從之足雙桎。夢君琢句俯清流,春草池塘到詩律。便應投紱賦歸來,肯待子平婚嫁畢。
(1084—1145)常州晉陵人,字子固,一字全真,號東山居士。徽宗崇寧二年進士。擢監察御史。高宗建炎初上防淮渡江利害六事,主張恢復中原,反對畫江自守。歷御史中丞、翰林學士、同簽書樞密院事。四年,除參知政事。未幾罷知紹興府,改福州。六年,復參知政事,兼權樞密院事。后歷知婺州、洪州、建康府。卒謚文靖。有《毗陵集》。 ...
張守。 (1084—1145)常州晉陵人,字子固,一字全真,號東山居士。徽宗崇寧二年進士。擢監察御史。高宗建炎初上防淮渡江利害六事,主張恢復中原,反對畫江自守。歷御史中丞、翰林學士、同簽書樞密院事。四年,除參知政事。未幾罷知紹興府,改福州。六年,復參知政事,兼權樞密院事。后歷知婺州、洪州、建康府。卒謚文靖。有《毗陵集》。
清平樂。。黃侃。 寸眉兩葉。禁受愁千疊。幽意纏綿無處說。但有魂銷心切。更深月過回廊。照見秋花斷腸。儂比秋花命薄,誰憐獨自凄涼。
送文潛歸因成一絕奉寄。宋代。呂本中。 水天空闊片帆開,野岸蕭條送騎回。重到張公泊船處,小亭春在鎖青苔。
遺太白山人方舄歌。明代。鄭善夫。 道人昔年屠赤虬,虬革中作云錦裘。授之素女制方舄,精比南海之輕綃。鹖冠鶴氅言好逑,未有售者微其儔。余知尤物終非世所畜,化作雙鳧飛去從王喬。低五岳,小六州,游汗漫,三千秋。更欲乘風觀十洲,掉頭太白山悠悠。饑餐聚窟霞,渴飲清海漚。赤霄九萬去一息,戾止豈負樊籠憂。漢網恢恢羽獵愁,雙鳧雙鳧何處求。我亦從今理風翼,覓汝于昆崙頂上之椒丘。
洪鐘歌。宋代。釋印肅。 昭文昭文施一鐘,懸空隨叩警盲聾。圓音不斷周沙界,純體金剛空不空。雖含響,擊即通,十方諸佛應聲中。天龍八部生忻悅,外道魔軍失卻蹤。此圓器,大神功,上祝皇王壽不窮。日月長輝邦國靜,臣忠子孝續堯風。昏者醒,愚者聰,民歌鼓腹意和濃。地水火風和一性,剎塵無間體含融。包聲印頑空,鳥樹巖巒風月同。秦時何必驅山鐸,大振金鈴總脫空。時節至,自相逢,肯信無心達本宗。和同一族輸金玉,回向南泉鑄此種。黃昏裹,五更中,下下無空徹底通。近祖遠宗迷識解,聞歸凈土禮金容。涅槃侶,契心同,個個全音贊此功。顯理揚真無二聽,含靈蠢動一時通。受者法,施者空,且無地獄與洋銅。孝子順孫光遠慶,昭文千古振家風。
題峻極下院列岫亭詩。宋代。李廌。 早訝年年狂士來,每來亭上獨徘徊。山應又喜添知己,去後山容似死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