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茶著包大如繭,初見寒梢一花展。
強將老眼趁年華,日日芒鞋踏苔蘚。
花神似苦山翁催,不問春風有深淺,
樹頭紛紛弄月明,冰雪瓊瑤亂裁剪。
癡□公事無了時,與花拚作十日期。
闌風伏雨恐相逼,夜傍花陰燒燭隨。
攀條嚼蕊興不盡,滿把自摘香傳衣。
星星霜鬢簪不得,小撚疏英翻酒卮。
兒童莫作吳歈聲,山翁正與花神盟。
生愁一片風飄零,留取北枝寬作程。
與何西仲秉燭飲梅下。宋代。李彌遜。 山茶著包大如繭,初見寒梢一花展。強將老眼趁年華,日日芒鞋踏苔蘚。花神似苦山翁催,不問春風有深淺,樹頭紛紛弄月明,冰雪瓊瑤亂裁剪。癡□公事無了時,與花拚作十日期。闌風伏雨恐相逼,夜傍花陰燒燭隨。攀條嚼蕊興不盡,滿把自摘香傳衣。星星霜鬢簪不得,小撚疏英翻酒卮。兒童莫作吳歈聲,山翁正與花神盟。生愁一片風飄零,留取北枝寬作程。
李彌遜(1085~1153)字似之,號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現(xiàn)居士等,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大觀三年(1109)進士。高宗朝,試中書舍人,再試戶部侍郎,以反對議和忤秦檜,乞歸田。晚年隱連江(今屬福建)西山。所作詞多抒寫亂世時的感慨,風格豪放,有《筠溪樂府》,存詞80余首。 ...
李彌遜。 李彌遜(1085~1153)字似之,號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現(xiàn)居士等,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大觀三年(1109)進士。高宗朝,試中書舍人,再試戶部侍郎,以反對議和忤秦檜,乞歸田。晚年隱連江(今屬福建)西山。所作詞多抒寫亂世時的感慨,風格豪放,有《筠溪樂府》,存詞80余首。
送張穆之還鯨山舊居二首 其二。明代。何鞏道。 駑駘無力自蹉跎,重過龍門感自多。南海甘棠留世澤,西淮流水嘆恩波。操同清□常依鶴,書寄山陰好換鵝。一奏玉琴江月上,倚流閒聽縣人歌。
戊寅正月壽張華東年兄七十三初度兼訂觀海之約 其二。明代。畢自嚴。 傳聞海蜃幻樓臺,仙屋籌添瑞氣開。岱岳孔林游屐遍,何當把臂向蓬萊。
辨水。清代。牛燾。 君不見,東坡調水傳佳話,全憑清濁分流派。甘美香冽天一生,沁人詩骨清人肺。又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石水斗泥資灌溉。有時汲之供烹啜,不聞飲者比沆瀣。鎮(zhèn)沅斥鹵少清流,為渟為淵性不侔。山溪徑雨盡泥滓,井泉不攪清且瀏。人言井水多瘴癘,溪流雖濁不生憂。愚者傳疑智者信,倒置流品付悠悠。此鄉(xiāng)瘴氣由山毒,蛇涎雀酡盈溝瀆。污地濁澤此蒙泉,山藪藏疾當暑酷。滂沱一刷延溪滿,溲勃何用勤滲漉。鄉(xiāng)人晨昏劇飲此,榮衛(wèi)安可容黲黷。此時幸有未枯井,無塵無垢可鑒影。舍此取彼胡為乎,一清一濁君試飲。吁嗟乎,古人品水重八德,陸公名泉亦難得。但看揚子江水盡狂瀾,有人江底汲取臨不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