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月新亭與已慵,眼花空亂燭花紅。
溪山路隔煙塵外,觴詠身疑夢瘕中。
卻暑已煩瞋恚雨,掃云須賴吉祥風。
水光已報冰辦信,一笑難令萬斛空。
待月久不至須臾破星露溪光發眾實歡呼席上次。宋代。李彌遜。 待月新亭與已慵,眼花空亂燭花紅。溪山路隔煙塵外,觴詠身疑夢瘕中。卻暑已煩瞋恚雨,掃云須賴吉祥風。水光已報冰辦信,一笑難令萬斛空。
李彌遜(1085~1153)字似之,號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現居士等,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大觀三年(1109)進士。高宗朝,試中書舍人,再試戶部侍郎,以反對議和忤秦檜,乞歸田。晚年隱連江(今屬福建)西山。所作詞多抒寫亂世時的感慨,風格豪放,有《筠溪樂府》,存詞80余首。 ...
李彌遜。 李彌遜(1085~1153)字似之,號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現居士等,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大觀三年(1109)進士。高宗朝,試中書舍人,再試戶部侍郎,以反對議和忤秦檜,乞歸田。晚年隱連江(今屬福建)西山。所作詞多抒寫亂世時的感慨,風格豪放,有《筠溪樂府》,存詞80余首。
題清風閣。宋代。趙抃。 錦川城里玉溪橫,溪上浮圖畫閣明。我念官拘登未暇,有風終日為誰清。
與趙夢麟諸人游甘露寺。明代。李東陽。 澗筿巖杉處處通,野寒吹雨墮空蒙。垂藤路繞千年石,老鶴巢傾半夜風。淮浦樹來江口斷,金陵潮落海門空。關書未報三邊捷,萬里中原一望中。
臺城路四首 其二。清代。史承謙。 槐花忽送瀟瀟雨,輕裝又來長道。水咽青溪,苔荒露井,故國最傷懷抱。登臨倦了。只一點愁心,尚留芳草。斗酒新豐,而今慚愧說年少。何應重過小駐,看紅闌碧浪,眉影如掃。潘鬢經秋,沈腰非故,應笑吟情漸杳。柔絲細裊。是幾度西風,幾番殘照。司馬金城,劇憐憔悴早。
梅林分韻得彭字。宋代。于格。 庭柯臥蒼龍,閱世如聃彭。朔風破檀蕊,零落滋玉英。江空人響絕,影落千丈清。今代文章籙,縉云主齊盟。躍馬覘春色,觴客江上亭。三嗅韻勝華,霜霰飽曾經。及時剝其實,可用佐大烹。幸因輶軒使,錫貢充廣庭。王明儻予燭,和羹登簋铏。
從美人家折得桃花一枝歸供膽瓶。清代。孫原湘。 折得天臺頂上枝,爭開已近十分時。祇緣來自傾城處,頓覺生成絕世姿。物但關情皆可愛,事真入手不嫌遲。人間多少嬌紅色,不種伊家不耐思。
奉懷太史公用盡字韻。明代。方孝孺。 隆替存恒期,含生會當盡。獨遭誣枉搆,既往有馀憫。哀彼草昧初,遺黎困戈盾。英雄逞割據,未暇分牡牝。公來作蓍龜,王略見封畛。上為宗社鎮,下為邦國準。旂常揭日月,鐘罄羅簴簨。諷諫陸賈多,制作張華敏。格天誠密運,恤物涕潛隕。氣回窮冬溫,力導大川引。竭忠職調護,垂老辭疾疢。謂可樂桑榆,相從拾芝菌。安知事乖謬,玄造獨何忍。顛頓萬里行,流離闔門殞。所馀巳無幾,猶受饑凍窘。自顧受深知,無能效赒賑。是非屬公議,不以窮達泯。終古仰大名,昭回配箕軫。紛紛榮辱論,百世同一哂。三嘆秋風前,目送高飛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