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兩甲子,夏雨知復多。
麰麥已受弊,波及術與禾。
禾秫尚有望,霖霪人告瘥。
云師挾風伯,斥去煩撝訶。
后土不得乾,浸欲乖時和。
山翁食病粟,一飽寧憂佗。
軍儲涸鄰國,柰此黔赤何。
誰為四達聰,黜陟分兩科。
陳謨坐皋夔,御侮用牧頗。
上當天公心,立致擊壤歌。
次韻連江陳丞閔雨。宋代。李彌遜。 春雨兩甲子,夏雨知復多。麰麥已受弊,波及術與禾。禾秫尚有望,霖霪人告瘥。云師挾風伯,斥去煩撝訶。后土不得乾,浸欲乖時和。山翁食病粟,一飽寧憂佗。軍儲涸鄰國,柰此黔赤何。誰為四達聰,黜陟分兩科。陳謨坐皋夔,御侮用牧頗。上當天公心,立致擊壤歌。
李彌遜(1085~1153)字似之,號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現居士等,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大觀三年(1109)進士。高宗朝,試中書舍人,再試戶部侍郎,以反對議和忤秦檜,乞歸田。晚年隱連江(今屬福建)西山。所作詞多抒寫亂世時的感慨,風格豪放,有《筠溪樂府》,存詞80余首。 ...
李彌遜。 李彌遜(1085~1153)字似之,號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現居士等,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大觀三年(1109)進士。高宗朝,試中書舍人,再試戶部侍郎,以反對議和忤秦檜,乞歸田。晚年隱連江(今屬福建)西山。所作詞多抒寫亂世時的感慨,風格豪放,有《筠溪樂府》,存詞80余首。
李成寒林圖。元代。黃公望。 六法從來推顧陸,一生今始見營丘。腕中筋骨元來鐵,世上江山盡入眸。林影有風摧落葉,澗聲無雨咽清流。寒驢騷客吟成未,萬壑寒云為爾留。
霽后郭西間步。清代。朱鐘。 遠煙畫山色,作意媚新晴。不盡郭西路,有時花里行。水春交樹影,村午聚雞聲。小借茅亭坐,溪田看耦耕。
送黃若木還莆。明代。徐熥。 執手向城隅,送君歸鯉湖。風濤危渡峽,雨雪倦登途。遣日攜書卷,消寒問酒壚。不須嗟伏櫪,千里待名駒。
九效 其五 醫國。宋代。葛立方。 破紐絕絡兮民不支,不了蘭藏兮舉世無醫。病在腠兮廢湯熨,未至血脈兮乃施針石。布指于位兮息至不知,陰陽倒置兮寒涼逆施。內實兮餌之桂附,中乾兮反投消以蠹。天生盧扁兮授術上池,躋民壽兮至期頤。
吳興南門懷古。明代。張羽。 郭門南面似襄州,野樹寒山對倚樓。公子城空無食客,霸王宅外有荒丘。夕陽冉冉仍西下,秋水茫茫共北流。只是今時已惆悵,不應更為昔人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