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樹不合生深堂,座上似已聞生香。
乃知丹青逼造化,獨有真假爭毫芒。
枝外霏微包雨露,筆跡淋漓濕縑素。
游蜂蛺蝶頻往來,今日經營知汝誤。
蜀川趙昌妙花樹,前后無人昌獨步。
師今合昌成一人,畫手紛紛那敢措。
上人筆下如有神,一掃欲空西洛春。
姚黃魏紫色憔悴,自覺筆假勝天真。
天工栽花苦榮謝,畫工運巧無冬夏。
天工巧極誰論價,輸帛傾金只酬畫。
將令世俗尊造化,呼僮卷障不復掛。
泉上人畫牡丹。宋代。強至。 芳樹不合生深堂,座上似已聞生香。乃知丹青逼造化,獨有真假爭毫芒。枝外霏微包雨露,筆跡淋漓濕縑素。游蜂蛺蝶頻往來,今日經營知汝誤。蜀川趙昌妙花樹,前后無人昌獨步。師今合昌成一人,畫手紛紛那敢措。上人筆下如有神,一掃欲空西洛春。姚黃魏紫色憔悴,自覺筆假勝天真。天工栽花苦榮謝,畫工運巧無冬夏。天工巧極誰論價,輸帛傾金只酬畫。將令世俗尊造化,呼僮卷障不復掛。
強至(1022年~1076年),字幾圣,杭州(今屬浙江)人。仁宗慶歷六年(1046年)進士,充泗州司理參軍,歷官浦江、東陽、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韓琦聘為主管機宜文字,后在韓幕府六年。熙寧五年(1072年),召判戶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寧九年(1076年),遷祠部郎中、三司戶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強浚明收集其遺文,編《祠部集》四十卷,曾鞏為之序,已佚。清代強汝詢《求益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傳》有傳。 ...
強至。 強至(1022年~1076年),字幾圣,杭州(今屬浙江)人。仁宗慶歷六年(1046年)進士,充泗州司理參軍,歷官浦江、東陽、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韓琦聘為主管機宜文字,后在韓幕府六年。熙寧五年(1072年),召判戶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寧九年(1076年),遷祠部郎中、三司戶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強浚明收集其遺文,編《祠部集》四十卷,曾鞏為之序,已佚。清代強汝詢《求益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傳》有傳。
送張閫幕兼素借陳石齋詩稿 其二。明代。李東陽。 空山野食無煙火,靈籟天聲自管弦。我亦從今斷葷飲,為公重和石齋篇。
賀平湖。明代。韓殷。 西河戰罷萬方清,處處樓臺歌板聲。白馬錦韉來騕裊,玉樓銀榜枕巖城。風傳漏刻星河曙,日照螭頭劍戟明。從此泰階平似水,肯教世路日兢兢。
弋陽道中望圭峰諸山。明代。吳與弼。 峭拔立云端,能生逆旅歡。但惜世無摩詰手,不能移向畫圖看。
無題集玉溪生詩十九首 其二。。胡士瑩。 春陰只欲傍高樓,樓上黃昏望欲休。蠟照半籠金翡翠,繡檀回枕玉雕鎪。宓妃腰細才勝露,王粲春來更遠游。目斷故園人不至,花明柳暗繞天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