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勒雙牽名騕裊,錦章輕疊瑞麒麟。三朝丞相迎恩賜,萬歲君王寵誕辰。
將命綵衣宣漢禮,拜嘉香案望堯仁。太平致去今無跡,造化裨來昔有神。
社稷一言嘗定策,色辭九鼎但垂紳。乾坤不負謀謨力,日月難磨富貴身。
封國連紆六金印,鄉邦阻駕兩朱輪。行追前訓還英袞,再領群生入大鈞。
聊借壽樽傾北海,久叨賓館祝平津。卻應從此天文里,遂指臺星作老人。
韓魏公生日三首 其三。宋代。強至。 玉勒雙牽名騕裊,錦章輕疊瑞麒麟。三朝丞相迎恩賜,萬歲君王寵誕辰。將命綵衣宣漢禮,拜嘉香案望堯仁。太平致去今無跡,造化裨來昔有神。社稷一言嘗定策,色辭九鼎但垂紳。乾坤不負謀謨力,日月難磨富貴身。封國連紆六金印,鄉邦阻駕兩朱輪。行追前訓還英袞,再領群生入大鈞。聊借壽樽傾北海,久叨賓館祝平津。卻應從此天文里,遂指臺星作老人。
強至(1022年~1076年),字幾圣,杭州(今屬浙江)人。仁宗慶歷六年(1046年)進士,充泗州司理參軍,歷官浦江、東陽、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韓琦聘為主管機宜文字,后在韓幕府六年。熙寧五年(1072年),召判戶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寧九年(1076年),遷祠部郎中、三司戶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強浚明收集其遺文,編《祠部集》四十卷,曾鞏為之序,已佚。清代強汝詢《求益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傳》有傳。 ...
強至。 強至(1022年~1076年),字幾圣,杭州(今屬浙江)人。仁宗慶歷六年(1046年)進士,充泗州司理參軍,歷官浦江、東陽、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韓琦聘為主管機宜文字,后在韓幕府六年。熙寧五年(1072年),召判戶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寧九年(1076年),遷祠部郎中、三司戶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強浚明收集其遺文,編《祠部集》四十卷,曾鞏為之序,已佚。清代強汝詢《求益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傳》有傳。
柳。明代。徐熥。 千絲萬縷斗妖嬈,和雨和煙陌上飄。夜夜篴聲關塞路,年年杯酒灞陵橋。隋堤臺女輸濃黛,楚國佳人斗細腰。只恐章臺春易老,幾回攀折恨蕭條。
鷓鴣天 題樊會公小像。明代。宋琬。 曾向車中看璧人。金丸珠勒冶城春。只今老作青溪長,猶是當時折角巾。姿卓犖、骨嶙峋。畫師摩詰是前身。知君埋照饒深意,新筑糟丘號酒民。
御園初夏 其四。。弘歷。 老翁犁把耕新潤,弱婦筐鉤伐遠揚。常在豳風圖畫里,那能辛苦忘農桑。
欲為海幢化四金剛 其一。明代。釋今無。 愿乞金剛四座高,長年一冊壓方袍。問人每爽朱提約,在我殊憐白首勞。念佛有時行玉兔,掄材真欲踞金鰲。神宗舊事偏能憶,閒共諸僧說海濤。
大廟峽。清代。陶元藻。 天險何曾《禹貢》陳,白波江上起嶙峋。花垂孤石春迎棹,佩響空山夜降神。玉馬驚回猺洞火,寒潮拍盡女墻塵。帆飛三峽行才半,還傍香爐一問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