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歲江頭對此辰,花邊弄筆詠青春。
異鄉愁緒還隨客,今日風光不著人。
蹭蹬宦名侵綠發,飄飖生理托洪鈞。
湖堤草軟辜游屐,空踏平臺陌上塵。
南都二月二日憶杭州去歲之游。宋代。強至。 去歲江頭對此辰,花邊弄筆詠青春。異鄉愁緒還隨客,今日風光不著人。蹭蹬宦名侵綠發,飄飖生理托洪鈞。湖堤草軟辜游屐,空踏平臺陌上塵。
強至(1022年~1076年),字幾圣,杭州(今屬浙江)人。仁宗慶歷六年(1046年)進士,充泗州司理參軍,歷官浦江、東陽、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韓琦聘為主管機宜文字,后在韓幕府六年。熙寧五年(1072年),召判戶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寧九年(1076年),遷祠部郎中、三司戶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強浚明收集其遺文,編《祠部集》四十卷,曾鞏為之序,已佚。清代強汝詢《求益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傳》有傳。 ...
強至。 強至(1022年~1076年),字幾圣,杭州(今屬浙江)人。仁宗慶歷六年(1046年)進士,充泗州司理參軍,歷官浦江、東陽、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韓琦聘為主管機宜文字,后在韓幕府六年。熙寧五年(1072年),召判戶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寧九年(1076年),遷祠部郎中、三司戶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強浚明收集其遺文,編《祠部集》四十卷,曾鞏為之序,已佚。清代強汝詢《求益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傳》有傳。
勸農二首奉呈同官諸丈 其一。。陳淳祖。 勸農事云畢,晴日足登山。山高翠微上,坐見人境閒。天目有修眉,洞庭無狂瀾。田疇井畫見,布谷行相關。村村自花柳,流水春風顏。周行撫泉石,碧匣開潺湲。尚想讀書聲,猶在松樹間。此事已難會,沂水何時還。朗吟蘇仙語,明月下前灣。
潢上釣魚得四十九枚戲成小詩。清代。李英。 偶結西河叟,朝朝駐水濱。誰知麋鹿性,還與白鷗親。草伏情偏劇,風餐歲更貧。因思游北固,曾作釣鱸人。
山中九日。。郭印。 信馬幽尋慣,重陽未及家。清游貪翠巘,素約負黃花。縱目心先折,經秋鬢欲華。因循時節過,底處覓流霞。
憶侄景。元代。貢師泰。 自汝南臺去,棲遲兩見春。鼓鼙江上月,烽火海邊塵。衰病全非昔,傳聞總不真。近知更大將,旗幟一時新。
自題小影。清代。王季珠。 呼馬呼牛無足異,不仙不佛若何同。幕天席地先生笑,算是堂堂一寓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