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昔求為陽羨令,輕舟已有鴟夷興。最愛銅棺山峻極,自結籃輿陟云徑。
銅棺山插南斗魁,下視群峰如突犀。太湖千里在眉睫,高深從此窮攀隮。
欣然有意即獨往,明月夜夜眠荊溪。當時便可跨黃鵠,何意人間同木雞。
飄飄數年如一夢,爾來卜室齊山西。故人多謝姚夫子,數枉車馬來山蹊。
秋風忽指陽羨去,欲脫黃綬躬鋤犁。人生衣食茍自足,何為卑辱趣塵泥。
田間九月白酒熟,鱸魚正肥多置篦。老夫為君更破戒,臨風引領長江堤。
奉送世美歸陽羨。宋代。沈遼。 我昔求為陽羨令,輕舟已有鴟夷興。最愛銅棺山峻極,自結籃輿陟云徑。銅棺山插南斗魁,下視群峰如突犀。太湖千里在眉睫,高深從此窮攀隮。欣然有意即獨往,明月夜夜眠荊溪。當時便可跨黃鵠,何意人間同木雞。飄飄數年如一夢,爾來卜室齊山西。故人多謝姚夫子,數枉車馬來山蹊。秋風忽指陽羨去,欲脫黃綬躬鋤犁。人生衣食茍自足,何為卑辱趣塵泥。田間九月白酒熟,鱸魚正肥多置篦。老夫為君更破戒,臨風引領長江堤。
沈遼(1032—1085),字睿達,宋錢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夢溪筆談》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讀《左傳》、《漢書》,曾鞏、蘇軾、黃庭堅常與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習其筆法。本無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風流謝安石,瀟灑陶淵明”之稱。后由三司使吳充舉薦,負責監內藏庫。 ...
沈遼。 沈遼(1032—1085),字睿達,宋錢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夢溪筆談》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讀《左傳》、《漢書》,曾鞏、蘇軾、黃庭堅常與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習其筆法。本無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風流謝安石,瀟灑陶淵明”之稱。后由三司使吳充舉薦,負責監內藏庫。
元夕。明代。何景明。 燈火萬家歡,高樓玉漏殘。舞留華月緩,歌裊綠云繁。雪郭春初霽,煙城夜不寒。盡橋垂柳外,游女佩珊珊。
洛陽道 二。南北朝。徐陵。 洛陽馳道上。春日起塵埃。濯龍望如霧。河橋渡似雷。聞珂知馬蹀。傍幰見甍開。相看不得語。密意眼中來。
蝶戀花·盡道今年春較早。宋代。韓淲。 盡道今年春較早。梅與人情,覺得梅偏好。一樹南豅香未老。春風已自生芳草。來自城中猶帶曉。行到君家,細雨吹池沼。悵望沙坑須會到。玉溪此意年時少。
病請至三不得許在任調治既小愈作。。倪元璐。 乍似蛾穿出繭關,慚人絲錦索癡頑。不開后閤主投轄,幾失藏舟天賜環。多事角蹄占白黑,罪言肘手訴朱殷。拚將髀肉填鞍債,耐看朝回馬上山。
新編系列劇《天龍八部》 第七卷八首 其三。。楊啟宇。 如封似閉挽圈圈,斂盡鋒芒鐵裹棉。更有沾衣十八跌,任憑沖撞不挨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