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廿四夕,冷坐梅花州。
無夢到金馬,有詩迎土牛。
半生常見肘,一歲又從頭。
形影人相釋,先生達理否。
立春。宋代。劉黻。 臘月廿四夕,冷坐梅花州。無夢到金馬,有詩迎土牛。半生常見肘,一歲又從頭。形影人相釋,先生達理否。
(1217—1276)溫州樂清人,字聲伯,號蒙川、質翁。少讀于雁蕩山僧寺,理宗淳祐十年試入太學。以上書忤執政,安置南安軍。及還,復極言政治得失。以材署昭慶軍節度掌書記,由學官試館職。歷監察御史,改正字,官至吏部尚書兼工部尚書、中書舍人。元兵陷臨安,陳宜中謀擁二王,迎黻共政,行至羅浮病卒。有《蒙川遺稿》。 ...
劉黻。 (1217—1276)溫州樂清人,字聲伯,號蒙川、質翁。少讀于雁蕩山僧寺,理宗淳祐十年試入太學。以上書忤執政,安置南安軍。及還,復極言政治得失。以材署昭慶軍節度掌書記,由學官試館職。歷監察御史,改正字,官至吏部尚書兼工部尚書、中書舍人。元兵陷臨安,陳宜中謀擁二王,迎黻共政,行至羅浮病卒。有《蒙川遺稿》。
題鄧云鄉紅樓識小錄。近現代。施蟄存。 一夢紅樓三百年,燕京風物付云煙。憑君話舊存文獻,又見都城紀勝編。
上曹大夫。宋代。鄭俠。 客從南英到揭陽,十有五年困長道。囊資空竭奴仆愁,氣象塵埃顏貌老。天矜窮悴幸有緣,太守曹公看客好。孤舟薄艤即趨門,一笑相迎見懷抱。道途險易人佚勞,俄頃咨詢無不到。旌軒雍容屈臨顧,袖出緘封相燕勞。舍舟東溪宅西湖,西湖風光畫不如。是日佳筵在連理,賓從翕集何舒徐。大斗所酌真醍醐,珍肴畢果瓊瑤鋪。巨觴瀲滟巡數勸,惟恐不醉非賓娛。別有芙蕖對芳席,五干十花圖在壁。萬龍齊干玉森森,回看華軒籠翠碧。熙熙臺上柳青青,眾樂亭前松植植。爾乃盤桓四十日,尊罍時殿情無斁。不知海內為主人,幾人似公真好客。觀公政治誠有倫,合居廟廟居海濱。子厚在柳南蠻欣,文翁在蜀西鄙馴。天心帝意誠念遠,故為遠俗迂良臣。愿公不日居陶鈞,大開東閣羅冠紳,烹庖鼉龍脯麒麟。布被底下臥平津,天涯地角盡陽春。
次韻徐太博。宋代。方岳。 蘆荻花寒山月小,西風吹雁又江南。夜談往事六太息,老覺吾儕七不堪。舉世人情如格五,平生分量等朝三。次山亦復漫吾耳,清夢何曾到四參。
二十八日夷逆以火輪船窺探三港口。清代。姚燮。 敢肆鮮卑膽,來從內地窺。斤將傷到鼻,燃已急當眉。云壓三江動,烏啼萬井危。要津猶可據,吾憶李鴉兒。
淚菊愁萸,向尊前訴出,傷高懷抱。紅上戍樓,登臨怕看殘照。
目中剩影關河,任付與、塵飛煙擾。蕭蕭。正西風信緊,還欹茸帽。
惜秋華·庚子秋攜家避地廣平,重九日出郭游蓮亭。十八年重到,堤柳蕭瑟,大有江潭之感。用夢窗重九韻。清代。夏孫桐。 淚菊愁萸,向尊前訴出,傷高懷抱。紅上戍樓,登臨怕看殘照。目中剩影關河,任付與、塵飛煙擾。蕭蕭。正西風信緊,還欹茸帽。城畔翠楊老。盡霜乾曠野,秋光偏好。念倦旅,華發變,漢南重到。無邊墜葉聲凄,甚處吟、庾郎園小。遲了。陣云寒、雁群都少。
北京八詠 其二 玉泉垂虹。。王洪。 碧嶂丹崖瀉不停,翠微云凈轉分明。春風不散空中影,夜月偏聞樹底聲。內苑分來瑤草合,御橋流出鳳池平。仙源信與人間別,歲歲年年長自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