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永叔在楊州,中秋待月後池頭。
約公準擬與我敵,是夜二雄利矛。
我時小卻避其銳,風愁雨怛常娥羞。
主人持出紫石屏,上有朏魄桂樹婆娑而枝虬。
作詩夸詫疑天公,愛惜光彩向此收。
四坐稽顙嘆辯敏,文字響亮如清球。
更後數日我北去,相與送別城門樓。
誰知康成能飲酒,一飲三百杯不休。
雞鳴各自便分散,山光寺側停畫舟。
我來謁公公未起,臥索大白須扶頭。
而今倏忽已八載,公領府事予居憂。
歐陽始是玉堂客,批章草詔傳星流。
問公可憶羊叔子,雖在軍中常緩帶而輕裘,
寄聲千里能信不。
寄維陽許待制。宋代。梅堯臣。 當時永叔在楊州,中秋待月後池頭。約公準擬與我敵,是夜二雄利矛。我時小卻避其銳,風愁雨怛常娥羞。主人持出紫石屏,上有朏魄桂樹婆娑而枝虬。作詩夸詫疑天公,愛惜光彩向此收。四坐稽顙嘆辯敏,文字響亮如清球。更後數日我北去,相與送別城門樓。誰知康成能飲酒,一飲三百杯不休。雞鳴各自便分散,山光寺側停畫舟。我來謁公公未起,臥索大白須扶頭。而今倏忽已八載,公領府事予居憂。歐陽始是玉堂客,批章草詔傳星流。問公可憶羊叔子,雖在軍中常緩帶而輕裘,寄聲千里能信不。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
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聞道巴山里,春船正好行。都將百年興,一望九江城。
水檻溫江口,茅堂石筍西。移船先主廟,洗藥浣沙溪。
設道春來好,狂風大放顛。吹花隨水去,翻卻釣魚船。
絕句九首(前六首已見第十三卷中)。唐代。杜甫。 聞道巴山里,春船正好行。都將百年興,一望九江城。水檻溫江口,茅堂石筍西。移船先主廟,洗藥浣沙溪。設道春來好,狂風大放顛。吹花隨水去,翻卻釣魚船。
正覺寺清風軒。宋代。蔡覿。 海風拍枕燈初暗,山雨打窗人正寒。料得此軒秋更好,怒濤推月上闌干。
尸位學署岑寂無聊泛泛隨流跡近漁父每有聞見輒宣謳詠因名瀛涯漁唱 其二十一。清代。朱仕玠。 想見如來紺發鬖,荷蘭移種海東南。誰知異果波羅蜜,別有佳名優缽曇。
傷時感懷 其二。宋代。王十朋。 帝鄉五載亂離中,億萬蒼生陷犬戎。二圣遠征沙漠北,六龍遙渡浙江東。斬奸盍請朱云劍,射虜宜貫李廣弓。借問秦庭誰慟哭,草茅無路獻孤忠。
在伯考試未歸有懷。宋代。趙蕃。 木落山空君未歸,我行江山幾依依。山空木落有佳處,政爾待君相發揮。
隩草戊戌1654仲冬和韻 其八。清代。沈光文。 門外蒼茫勢,神龍且寄髯。困方嗟褐短,人豈藉泉廉。善愛知珍鼎,需調用作鹽。呈身原不慣,應合與時潛。